前段时间,意大利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时经过北京上空,引用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著的《兰亭集序》直抒胸臆。无独有偶,近日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院)脑血管病科病房里,一位刚经历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84岁老爷爷,手术成功后给主诊医生们背诵《兰亭集序》,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
市一院脑血管科医生提醒,进入冬季后,早晚温差大,广大市民,尤其是患有颈动脉狭窄等疾病的市民要多关注自己血压的波动,防止气温骤然变化以后,血管的脆性增加,或者血管的血流减慢,导致脑出血或者脑梗塞等中风的情况发生。
颈动脉狭窄是脑梗塞“不定时炸弹”
半个月前,赵爷爷(化姓)因呕吐、头晕被急救车送进市一院。经检查,发现他一侧颈动脉已重度狭窄超过95%,急需尽快疏通血管,取出斑块,否则很有可能导致大面积脑梗死,甚至危及生命。市一院脑血管病科医生团队成功为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疏通血管,让大脑重新获得正常供血。
术后,作为古典文学爱好者的赵爷爷,在病房为医护人员背诵《兰亭集序》,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和感谢之意。
什么是颈动脉狭窄?市一院脑血管病科主任谢乙团介绍,颈动脉狭窄一般按狭窄程度来进行分级,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狭窄小于50%,称为轻度,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50%~69%称中度狭窄,有部分患者可能有症状,比如狭窄血流受影响,小斑块脱落,引起头晕、轻度脑梗等;狭窄70%及以上,称之为重度狭窄,甚至部分患者狭窄至99%,7mm左右粗细的血管,只剩下如一条头发丝的细小空间,随时有脑大动脉闭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的风险。
此外,谢乙团表示,如果是轻中度狭窄,有些可以靠药物进行干预。而颈动脉中重度以上的狭窄,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脑梗塞,这是因为这些人群血管里面有斑块的沉积,而这些斑块有可能会破溃、脱落,然后形成堵塞血管的“栓子”。当斑块脱落,跑进脑子以后就引起脑梗塞,所以一般重度以上的狭窄,建议做手术处理。
轻中度颈动脉狭窄可能毫无症状
谢乙团表示,轻中度颈动脉狭窄,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等到重度狭窄以后,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些一过性的脑缺血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轻微的小中风。比如突然之间讲话不流利,口齿不清,或者突然之间平时很熟悉的地方找不到了,或突然一侧肢体力量减弱,但过几分钟会好转。这种情况往往人们不会太在意。
部分重度狭窄的患者,因脑组织长期供血不足,导致思维反应比较迟钝,记忆力下降,还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比如说头晕,觉得脑袋有昏沉感等。
因此,他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有一些高危因素,如肥胖、抽烟,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者家族里面有脑中风病史的人群,应该在体检时加做一个颈动脉彩超项目。同时,人们日常比较少关注的同型半胱氨酸,也建议抽血检验一下。
相关链接
如何保持血管健康?
谢乙团表示,抽烟的患者建议戒烟;经常吃很咸、油腻的人群,要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这些生活习惯都很重要。另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一定要规律吃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此外,临床中不少患者总以为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对于一些高危因素并未遵医嘱主动戒除,也容易导致狭窄或动脉闭塞再次发生。谢乙团提及,他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术前中风,右下肢无力,做完手术后,肢体偏瘫完全恢复,患者很开心。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他一定要戒烟,但是他没有遵医嘱。结果过了3年左右,那条血管又堵塞了。所以,手术只是其中一方面,平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
谢乙团提醒,惠州进入冬季后,天气慢慢变冷,广大市民在早晚温差变化的时候,应关注自己血压的波动,还要注意添衣保暖,防止气温骤然变化以后,血管的脆性增加,或者血管的血流减慢,导致脑出血或者脑梗塞等中风的情况发生。
东江时报记者方莲花
通讯员王运广 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