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汉坛:14年献血8800毫升

2022年11月17日东江时报达人秀
字号:T|T
    官汉坛正在献血。

官汉坛正在献血。

    博心公益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志愿活动。

博心公益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志愿活动。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献血达人”:他们捐献着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着不可重来的生命,身体力行托起生命的绿洲,让惠州这座有爱的城市远离“贫血”。

1980年出生的官汉坛就是其中一员。自2008年参加无偿献血至今,他坚持每年捐献全血,累计献血22次,献全血8800毫升,累计救助44人,先后荣获广东及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银奖、铜奖。

每年坚持献两次 累计献血22次

出生于1980年的官汉坛是普宁人,1999年第一次献血时,他只有19岁。“那一年国家献血法刚颁布不到半年,主动无偿献血的人比较少,我在学校看到无偿献血的通知后就报名参加了。”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情形,官汉坛说,自己第一次献血更多是出于好奇,再加上自己学医,知道献血并没有害处,便抱着去体验一下的心情,献了200毫升。

2004年,官汉坛来到惠州博罗罗阳义和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学医的他,最能理解当生命与灾难不期而遇时,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他在博罗稳住脚跟,诊所慢慢走上正轨后,他心里一直记挂着的“献血”念头也越来越强烈。2008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博罗有了流动无偿献血车,他便开启了自己的献血之路。

无偿献血可以分为全血捐献和成分献血。全血捐献是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取全血后储存,献成分血一般单采血液里的某一种成分。献血法规定,全血捐献要求间隔期为半年,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得超过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

从2008年开始献血以来,官汉坛每次献的都是全血,一次献400毫升,截至目前,官汉坛累计献血22次,累计8800毫升。

当好“宣传员” 不断壮大献血队伍

刚开始献血时,官汉坛的家人及身边朋友表现出反对、不支持、不理解等态度,认准了“献血更有意义”的官汉坛并不生气:“因为在那个时候,无偿献血观念还尚未普及,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里血液十分珍贵,绝不允许轻易输出。”

为了让大家了解无偿献血的知识,身为医生的官汉坛通过网络及报纸、书籍等渠道搜集了大量关于无偿献血的官方报道,对家人及身边的朋友慢慢引导,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努力分享“血液可以再生,献血可以救人”的观点。在他的不断影响下,他的家人及身边的朋友纷纷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现在的官汉坛,是家人和朋友眼中的“献血达人”,更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

在官汉坛看来,1人无偿献血100次,不如100人无偿献血1次。为让更多人参与献血,官汉坛加入了博心公益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与志同道合的“献血达人”们一起,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普及献血常识、招募无偿献血者,用涓涓热血传递拳拳爱心。

翻开官汉坛的社交平台,经常可以看到他发布的关于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无偿献血,关爱生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用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以重来的生命”。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原先对献血有误解的人也慢慢转变了认识,越来越多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成为无偿献血代言的善行者。

因为执着坚守的献血行为,官汉坛先后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金奖、银奖、铜奖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官汉坛坦言,对于献血者来说,荣誉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帮助更多的人,为他人、为社会献一份爱心,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血有限,爱无边。对于未来,官汉坛说:“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一辈子,即使到了法定献血年龄,也要用志愿者的身份现身说法,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更多人,为生命护航、为生命加油。”

医者仁心 为困难群众减免治疗费用

身为一名医生,官汉坛除了热心献血,还有一副热心肠。从医这些年来,他用自己的医术解百姓疾痛的同时,还独具爱心,经常为困难群众减免诊金和医药费。

2016年的一天,陕西籍外来务工人员李明(化名)带着孩子来到官汉坛诊所就诊,通过检查发现李明的孩子舌头咬成贯通伤,送到市区一医院手术缝合。可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在孩子手术缝合后不久,李明就把孩子带回了家。了解到李明一家的经济情况,官汉坛不仅免费为孩子免除了所有后续治疗费用,还找到博罗陕西商会,为李明一家筹集善款,改善家庭生活。

2018年,一贵州籍外来务工人员双脚膝关节红肿来找官汉坛看病,结账时因带的金额有限,想拿手表当药费,官汉坛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把手表放回该男子的手中,只象征性收取了一元钱。

在官汉坛的从医生涯中,类似这样的善举不计其数,官汉坛表示,身为医者,守护好每一位患者的健康,是他一生的愿望。官汉坛表示,今后将尽己所能,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刘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