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暖风频吹 楼市将迎春来

业内人士热议惠州楼市发展新机遇

2023年01月05日东江时报惠购房
字号:T|T
    徐智勇。

徐智勇。

    关国永。

关国永。

    刘友。

刘友。

惠州中原总经理徐智勇

春节后市场有望进入上行周期

2022年,全国各地楼市急速进入量缩价跌的下行通道,惠州房地产市场亦如是。但从国家政策导向以及惠州经济潜力来看,惠州房地产市场筑底回稳趋势更加明朗。区位、经济潜力、交通便利、优质高性价比产品,惠州凭借着多重优势,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中快速发展,已成为下一个万亿GDP的热门城市。随着国家大湾区战略实施,与深圳、东莞、广州的立体交通(公路、城轨、高铁、公交等)建设不断落地,惠州城市配套、居住价值将继续大幅提升,与多城市之间的跨城生活将与广佛一样受到追捧,预计年后市场会得到有力修复,进入上行周期,惠州楼市也将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未来可期。

近期防疫政策逐渐放开,由于相邻区位优势,城市间的边界逐渐模糊,跨城置业需求出现明显回流迹象,尤其是临深区域。但要长期留住外地购房者,开发商还需不断提升项目品质,丰富项目配套,开发出更切合不同置业者需求的产品。

2023年,惠州楼市有望迎来转折点。从目前惠州楼市库存及成交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惠州楼市依然将处于修复阶段,呈现出以价换量、价稳量增的态势,随着国家、地方相关政策持续发力,经济环境复苏,楼市信心将得到有效修复,全年楼市将会出现前低后高的态势。

不同区县回暖的速度也将略有不同。整体而言,配套相对好的区域在以刚需为主体的市场中更受欢迎。惠城区购买力相对较为稳健,金山湖、河麦片区因区域市场供应少、需求旺盛等原因,市场反弹速度会较快;作为临深区域的惠阳区与大亚湾区域,随着防疫政策优化放松,跨城人口的流动性将会恢复至疫情前的状态,加快深客外溢需求的释放,与深圳楼市关联性会更强,因此惠湾楼市成交量会较快上升;而外需客源与内需客源兼容的博罗县与仲恺区,受轨道交通及潼湖发展等多因素影响,未来将有可能成为惠州楼市发展的“网红”片区。

在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衡发展,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对部分房企风险”。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态“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正考虑新的举措改善行业资产负债情况”,这也是高层再次重提房地产支柱产业地位,再结合2022年11月份稳楼市的“三支箭”及最近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工作的重点,是保障民生、防范风险、提振消费的必然需求,因此,在国家高密度政策支持下,房地产业一定会加速从下行周期回归至有序平稳发展周期。

市场回暖并不意味着恢复到以往“投资过热”的周期,“房住不炒”与“平稳发展”是政策的关键,未来更倾向于自住,房价也将随着经济增长而同步增长而非炒作性暴涨。房地产业只有健康稳定地运行,才能兼顾民生与经济,才能起到国民经济支持产业的作用。

翔顺惠州公司总经理关国永

应以产品力交付力提振客户信心

在房地产深度调整期,各房企要行稳致远,需转变思维,适应行业回归民生属性,助力企业稳健发展,同时提高自身产品品质。项目品牌的稳健、产品的硬核实力、配套的兑现等才是提振客户信心最好的保障。

2022年下半年,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时出台,各地区各部门狠抓落实、主动作为,加上当前疫情解封,预计经济会逐渐复苏。随着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也将逐步提升。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之下,楼市的投资属性大幅减少,更多是注重刚需买房,回归到“居住价值”。在购房者需求主导之下,项目需更加注重产品力、交付力、服务力、品牌力,简而言之就是回归到房子的产品属性,方能收获购房者的“倾心”。

“惠州地产明星榜评选”可以促进优秀房企与奖项之间的双向奔赴,作为惠州楼市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每年度的榜单评选既是总结、梳理,亦是鼓励、展望。从第三方的角度、从舆论监督的角度,为行业提供专业的总结梳理、良性的发展建议以及积极的舆论导向,在惠州房地产界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为发掘行业榜样、促进行业进步、引导购房者树立品牌消费意识起到重要作用。

德威集团董事、营销中心总经理刘友

房企应更关注客户居住体验感

2022年是房地产行业在当前周期中的探底之年。用一句通俗的话语概括便是来年肯定比今年好。这一年,受疫情、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行业经历了严峻考验。2022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地产”对“稳经济”重要性有所提升,高层多次表态支持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稳定房地产市场。转入下半年,房地产支持政策走深走实,通过降息、降准、降首付等一系列信贷优化措施,进一步满足购房群体合理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回暖。

而后,高层逐渐意识到常规需求端政策效用的局限性。因此,2022年11月末,房地产支持政策由需求端转向供给端,金融部门针对地产金融端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金融16条”及支持房企股权融资5项优化措施等政策相继落地,从供给端发力,有效缓解开发企业现金流紧张等诸多问题,尤其有助于问题房企信用风险的处置与出清。此外,保障了供给端的稳定,亦等于给市场吃一颗“定心丸”。这从“金融16条”等政策落地后地产股强势大涨,可见一斑。但政策的效力在销售端的体现仍需时间。毕竟生病服下“良药”后,亦需时间康复。

从长远看,惠州楼市依然拥有巨大潜力和希望。首先,惠州近几年的人口一直在增加,对楼市形成重要支撑;其次,惠州的产业发展态势喜人,多个千亿级产业园区落地;再者,去年惠州GDP直逼5000亿元大关,但房价整体不过1字头,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这非常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后续发展。

不管如何,楼市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房企,我们不能用过去的思维去做产品,要切切实实从客户的角度出发,要舍得为客户的居住体验感去投入。在此,也想多提一句,当下高喊“保交付”的房企需要担起更多的责任,让“保交付”成为基本底色,而非努力之后的结果。

本版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邬玉婷 伍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