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型基金为首只成立的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去年以来,股市、债市震荡强烈,银行理财产品频频“破净”,投资者信心大受打击。近期,理财界又迎来“新宠”——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这一产品备受追崇的一大原因便是其业绩的稳定性。有业内人士表示,混合估值法产品“进可攻、退可守”,既可以通过摊余成本法估值给投资者一定的收益确定性,又可以在市场震荡时通过择时交易增强潜在收益弹性。不过,由于混合估值类产品中的部分资产通过摊余成本法估值,这类产品只能是封闭式产品,可能不适合流动性偏好较高的投资者。
新品种: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
封闭期一般不超3年
“债基上新了你知道吗?”近日,投资者纷纷关注债券基金市场上的创新品种——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自2月2日首批发售以来,已有基金在2月13日提前结束募集,这也意味着首只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正式成立。
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是指基金资产中,部分资产采用市值法估值,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一类产品。2022年6月1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这一类定期开放式债券基金,当时超20家基金公司集体进行了上报。
从目前已经公告招募说明书的这些产品来看,与以往债基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债基采用的是混合估值法,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的招募说明书表示,基金投资于债券资产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且投资于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50%,采用交易策略、相应以市价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
招商恒鑫30个月封闭债的招募说明书也显示,基金对债券的投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其中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50%,采用交易策略且相应以市价法估值的债券资产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
据公开资料显示,首只成立的产品为鹏华永瑞一年封闭式债券型基金。该基金发行日期为2月2日~13日,在募集期间合计获得78.15亿元申购。该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月15日,截至2月13日,该基金募集的基金份额总额和认购户数均已达到基金合同生效的备案条件,因此鹏华永瑞于2月14日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并于2月15日正式成立该基金。包括鹏华永瑞一年在内,目前已经宣布发行或者进入发行期的产品达7只,这些基金基本设置了80亿元的募集上限。
此次混合估值法产品除了估值方式上的创新,从产品的封闭时间来看,也大幅缩短,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摊余成本法债基平均定开周期长达4.23年,而混合估值法产品的封闭时间,大多集中在6个月、1年、18个月等,一般未超过3年,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可能有利于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参与。
小提醒
防御属性较强 但流动性较差
那么,这类产品“火”在哪?不少理财经理表示,新债基产品有望成为重要的低波动投资理财工具,在满足投资者低回撤、稳收益投资需求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资产配置选择,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市场空间前景广阔。
“债市正在逐步回暖,国内这一轮的经济企稳向上预期比较确定。”我市一家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表示,在债券市场调整导致债基净值回撤的余波下,打出混合估值法这一新卖点的债基创新产品,有望破除债基去年底的不利影响。该理财经理介绍,混合估值法债券基金的“防御属性”较强,因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若债市出现集中抛售,回撤幅度相对可控。从投资收益来说,由于此类产品还采用“市值法”估值,可配置部分以交易为目的的资产,所以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可以抓住交易机会,实现收益增强或及时止盈。
基煜研究表示,混合估值法债基风险收益特点介于摊余成本法债基与市值法估值债基之间,相较于市值法估值债基,其净值波动及回撤数据更为稳定,持有体验更优。相较于摊余成本法债基,其仍有部分资产可根据市场环境进行波段操作博取超额收益。
“但这类新产品也有缺点。”一家国有银行理财经理指出,由于封闭期的限制,混合估值类产品的流动性较市值法产品更差,对偏好做“活钱”管理的投资者而言并非首选。他建议,对风险偏好较低、追求低波动投资品种的投资者可以适当选配该产品,但追求较高流动性的投资者则应做好规划后再考虑入手。
新品种: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
多家银行主推混合估值法理财
继公募基金推出多款混合估值法产品后,近日,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也成为多家银行主推的产品之一,包括农银理财、工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在内的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推出主打“低波稳健”的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部分银行还将该类型产品放在APP理财页面最明显的位置。
2月14日,农银理财推出了混合估值法计量的理财产品“农银匠心·灵珑2023年第7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安居悦享)”,产品募集起止日为2月14日~23日,业绩比较基准在4.50%~5.50%(年化)之间,产品类型为固定收益类。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债券、非标准化债权、股票等,业绩比较基准测算以投资信用债100%~120%、非标准化债权30%~50%、股票0%~20%、组合杠杆率160%情景为例。
除了农银理财,工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招商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都在力推这类产品。记者查看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主打混合估值法的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其在风险一栏,多标示为中低风险,投资性质为固定收益型。同时,这类产品多为封闭净值型,且封闭期限较长。
如工银理财发布了“工银理财·恒睿睿益固收增强封闭式理财产品”,产品期限511天,业绩比较基准为4.2%~4.7%,该风险等级为PR2;招银理财发布了“招银理财睿稳泰封闭”理财产品,收益率3.25%~3.65%,持有期限425天;平安理财发布了“新启航第18期14个月封闭”理财产品,投资期限417天,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并且,平安理财在该产品介绍中还特别指出:“超80%债券资产-摊余成本法估值、不足20%债券资产-市值法估值”。
小提醒
收益与稳定性具优势 流动性稍显不足
从摊余成本法估值,到混合估值法,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推出的产品在不断创新估值方式,其背后有去年两波“破净潮”的推动。
与采用单一估值方法的理财产品相比,混合估值产品的优势显而易见。农银理财就表示,采用混合估值的产品净值较完全市值法估值的产品,提高了组合对市场因素的免疫程度,波动更小,资产到期兑付收益确定性更高;同时,充分利用了市值法估值资产的价格弹性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采用更加丰富的投资策略。
不过,分析认为,混合估值类产品也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封闭期的限制,混合估值类产品的流动性较市值法产品更差。其次,采取摊余成本法的资产对市场波动较为钝化,或掩盖资产的真实风险。某股份行客户经理表示:“如果与R1级别的货币基金相比,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波动会大一些;如果跟股票类产品相比,波动肯定相对较小。”但也有理财经理表示,此类产品封闭期内是不能灵活取现的,会有一定风险。
面对混合估值产品的优势与不足,投资者该如何选择?有业内人士表示,混合估值理财产品比较适合对净值波动比较敏感但又希望在行情上涨时不至于踏空的投资者。投资者在选择该类理财产品时,应综合考量产品投资风险、流动性和收益水平,购买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理财产品。
名词解释
混合估值法
顾名思义,混合估值理财产品结合了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即部分资产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部分资产采用市值法进行估值的理财产品,在维持净值稳定的同时为投资者博取更高的收益。
一般来讲,摊余成本法按照票面利率考虑买入时溢价或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摊销,每日计提收益,波动更加平缓,但对资产的监管要求较为严格;市值法则随投资标的价格变动,净值波动较大,但在市场持续走牛的行情下,该估值方法往往可以更多获取资本利得的收益。
因此,混合估值的理财产品吸收了两者的优势,相较全部使用市值法估值的产品会更加平稳,收益更加稳健;同时相较纯摊余的理财产品,配置策略和收益来源更加丰富,攻守兼备。
东江时报记者刘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