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备受投资者关注。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在公募基金传统管理费提取模式下,即使投资不赚钱出现亏损,基金仍要按高额的费率收取管理费等费用。这导致当投资人亏损严重时,基金公司依然赚得盆满钵满。不过,这种情况或许要改变了。
7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从7月10日开始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目前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约20家公司,已经公告下降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费率。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式实施
7月8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市场意见,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和投资者需求,制定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将监管引导推动与行业主动作为相结合,指导公募基金行业稳妥有序开展费率机制改革,支持公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他行业机构合理调降基金费率。
此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将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第一阶段主要是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根据方案安排,7月10日起,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部分头部机构已公告旗下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以下;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同时,在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的基础上,监管部门将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完善公募基金产品谱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第二阶段主要是降低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披露机制等。上述改革措施涉及修改相关法规,预计将于2023年底前完成。
第三阶段主要是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证监会将通过法规修改,统筹让利投资者和调动销售机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预计于2024年底前完成。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后,主动权益类基金实际费率低于全球可比市场水平。测算数据显示,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由1.6%降至1.2%,剔除尾随佣金后的实际管理费率将由1.1%降至0.8%。
在降低管理费基础上,监管部门还将统筹降低公募基金各类费率,明确行业各方主体预期,构建良好的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生态。据悉,公募基金投资者投资成本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认申购费等多类费用,收费主体包括基金管理人、托管人、销售机构等多类金融机构。
浮动费率也是此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重点之一。证监会明确表态,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完善公募基金产品谱系。在浮动管理费率模式下,基金经理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表现,投资者也可更好享受投资带来的丰厚收益。
多家基金公司率先下调费率
近日,易方达、广发、华夏、富国、嘉实、中欧、南方、交银施罗德、兴证全球基金等近20家基金公司先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将调低旗下部分基金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并对基金合同有关条款进行修订,旗下存量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费率降至1.2%,托管费率降至0.2%,涉及产品数量超1500只。
以易方达基金为例,公告中表示,易方达基金将旗下90只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进行了调低,管理费率超过1.2%的全部降到1.2%,托管费率超过0.2%的全部降到0.2%。
广发基金表示,决定自2023年7月10日起,调低旗下部分基金的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并对基金合同有关条款进行修订。据不完全统计,广发基金此次共对旗下119只产品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进行了调整,其中管理费率多数由1.5%调降至1.2%,托管费率多由0.25%降至0.2%。记者注意到,广发基金本次公布的下调费率名单中,包含几只“百亿”规模(截至今年一季末)的基金,包括广发科技先锋(123.36亿元)、广发高端制造A(113.87亿元)、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A(101.18亿元)。
除了头部基金有动作外,行业内降费动作也不断。Wind统计显示,自7月8日以来,公募基金关于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更新)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更新)的降费公告数量已超过5000份。
有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近年,基民对降费的呼声不断升高,这与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管理费连连走高有关。
在公募基金传统管理费提取模式下,即使投资不赚钱出现亏损,基金仍要按高额的费率收取管理费等费用。“基民亏钱,基金公司赚钱”现象,引发了许多投资者对基金公司收取“高额”管理费不满。因此,此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受到多方肯定。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积极让利于投资者,彰显了公募基金的普惠初心,有利于促进行业与投资者利益一致,切实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同时促进基金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据测算,2025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将较2022年下降约26%,投资者投资成本显著降低。基金费用整体下降,有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提升公募基金吸引力,更好发挥公募基金在居民财富管理方面的作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适应了当前行业发展的形势需要,也满足了部分基金持有人的诉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长远来看,基金管理费下调将倒逼公募基金转变过于依赖规模增长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基金公司更加注重基金业绩表现,为投资人创造更多的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费率市场化改革也有助于促进销售机构加强买方投顾团队建设和买方投顾能力培养,更好服务于大众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从短期和长期分析了降费对基金行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在基金公司管理规模难以快速变化的情况下,降低费率会直接导致基金公司收入降低,这对于基金公司的运作将产生一定负面冲击,比如维持运营、投研、人力的投入可能直接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当整个基金市场适应这样一个新的费率水平并达到新的均衡后,行业内的优秀基金公司可能已经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并且有着更大的管理规模,从总收入上来说甚至有提升的可能,从而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从长期来看,整个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效率提高,最终使整个市场受益。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付立春也指出,降低管理费率可以帮助基金行业走出过往一味跑马圈地、扩大规模的不良生态,转而关注基金收益的增加、风险的控制,注重自身的高质量增长,推动基金行业进入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
东江时报记者刘乙端
本版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