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口腔健康 远离“老掉牙”

2023年09月21日东江时报养生经
字号:T|T

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关爱老年口腔乐享健康生活”,这也意味着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

中国有句俗话叫“老掉牙”,认为老人年纪越来越大,牙齿也会自然而然脱落,这是一种正常规律,防也无用,治也无益。但是人老了,就一定会频频掉牙吗?本期,我们就“老掉牙”的问题根源、如何预防“老掉牙”等话题展开探讨。

掉牙或因口腔疾病

“我打算去种牙。”在惠州口腔医院举行的920爱牙日公益义诊和健康咨询宣教活动现场,65岁的张大爷告诉记者,随着年龄增长,牙疼、牙无力、牙齿脱落等问题自然而然随之出现,到目前为止已经掉了三颗牙。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并非所有老人都出现牙齿脱落的问题,也有一些70多岁的老人牙齿完好,保留着一口好牙。

人民网科普显示,人体器官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衰退,牙齿也不例外。据悉,50岁时,牙釉质在口腔酸性环境中逐渐流失,让牙本质暴露,牙齿变得敏感易碎,容易出现损坏、缺失,牙周病随时可能缠上身。60岁以后,牙齿变得松动无力,掉牙开始困扰许多老年人。但是只要注意口腔卫生,50岁之前是完全可以不掉牙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8020计划”,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延长牙齿寿命来保证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8020计划”即人活到80岁时,每个人都能够很好地保护牙齿,至少还拥有20颗能正常咀嚼的牙。

专家表示,年龄和掉牙没有必然关系。现实生活中,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包括重度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脱落;严重龋病导致牙齿结构破坏;牙外伤导致牙齿折断、无法保留等等。

记者了解到,很多老年人掉牙并非因为年龄大了,而是因为没有注重口腔健康引起各类口腔疾病。事实上,年轻人如果没有做好口腔健康保护,同样也会掉牙。据媒体报道,2020年,浙江曾有一名30多岁的年轻男子因长期没有重视牙龈出血问题,到医院就诊时竟已发展成为严重的牙周炎,牙龈开始流脓,牙床的骨头已经快被细菌侵蚀没了。最终医生无奈告知,他的满口牙基本不能保留,需要全部拔掉。

老年人掉牙问题不容忽视

人有28~32颗恒牙,很多人认为,缺一两颗牙无所谓,同时认为“老掉牙”是正常现象,所以牙齿松动、脱落后放任不管。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等牙齿逐渐脱落,全身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惠州口腔医院有关专家表示,牙齿缺失,不仅说话漏风、营养难以吸收,严重的还会危及消化系统健康,使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值得一提的是,掉牙缺牙会影响全口健康。当一颗牙掉了,其他牙齿甚至是整个口腔都会发生变化,可谓是牵一“齿”而动全身。

牙齿缺失会导致咬合紊乱。如长时间没有将缺失牙齿修复,可能会导致其相邻的真牙向这个缺牙空隙内倾斜、移位,牙槽骨萎缩,咬合咀嚼功能退化,对应的咬合关系牙将因无对抗力量而逐渐伸长,咬合关系和牙齿排列出现错乱。

牙齿缺失会引发各类口腔疾病。当个别牙齿缺失后,咀嚼力集中在其余牙齿上,但由于咀嚼力超过了其他牙齿的承受限度,致使牙齿造成创伤而产生牙周膜水肿、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牙周疾病。

牙齿缺失会形成慢性胃病。咀嚼功能减弱,唾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未嚼碎的食物进入胃肠,胃肠系统的负担随之加重,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久而久之形成慢性胃病。

牙齿缺失会导致面部坍塌。牙齿缺失后,上下颌骨间失去支持,会逐渐蜕变萎缩,面颊肌肉松弛、口角下垂、面部皱纹增多,整个人看起来要比同龄人显得苍老。

因此专家提醒,千万不要小看牙齿缺失,缺失后一定要在最佳时间内及时修复。

松动牙齿可以再次长结实

随着年纪增大,很多老人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不少老人关心,牙齿松了,老忍不住用舌头舔它顶它,是否只能等它自己掉或者拔掉?

专家表示,引起牙齿松动的原因主要有牙周炎、牙龈性萎缩、牙髓坏死、意外创伤。其中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松动,只要治疗好牙周病,牙慢慢就又能长结实。平时一些缺钙的老年人还要注意补钙。此外,老人因不慎摔伤、磕碰等意外造成的牙齿松动,也要看具体情况,如果牙齿外伤导致牙周膜受损,要到牙科检查下牙根是否发生断裂。如果牙根没断,可以先让牙医利用医学手段将松动牙和其他牙固定在一起,促进牙周组织恢复。如果牙根断了,是否还能留住要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如果牙齿已经脱位,局部脱位的需要局麻下复位进行固定,完全脱位的30分钟内可进行再植。

此外,因咬合问题、夜里磨牙、根尖周炎等问题引起的牙齿松动,可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通过医疗手段最大程度保护原生牙,避免牙齿松动脱落。

专家强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拔掉松动的牙!但如果遇到牙周病晚期患牙严重松动、因外伤等引起的严重牙体缺损、无法治疗的根尖周病和牙周病、阻生牙等情况,为了避免口腔疾病威胁到全身健康,医生经过慎重研判,只能采取拔牙措施。

“人老心不老,时刻年轻态”。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人牙口健康,精神也比较旺盛。维护一口好牙不仅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维持阳光、自信、健康心态的需要。拥有一口好牙,让老年人保持面容美观,会让他们更加自信地享受晚年时光,随时随地绽放灿烂笑容。

相关链接

老年人口腔保健牢记这些要点

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发布老年人口腔健康核心信息,致力于增强老年人口腔健康观念和口腔保健知识。记者梳理了其中的重点内容与大家共享。

1.维护口腔健康,维护全身健康。

龋病和牙周疾病是细菌感染性疾病,可危害全身健康。

2.坚持早晚刷牙,选用牙间隙清洁工具。

每天早晚刷牙。根据牙缝大小选用邻面清洁工具。牙龈萎缩不明显者,可选用牙线。牙龈萎缩、有明显牙缝者,可选用牙间隙刷。

3.假牙也需要每天彻底清洁。

种植牙和固定假牙需刷牙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活动假牙需在每餐后摘下清洁,用软毛刷清洗干净。

4.局部用氟,合理膳食,预防根面龋。

根面龋是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之一。预防根面龋可采取局部用氟方法,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到医院接受牙齿涂氟等。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5.关注牙龈出血和牙齿松动,预防牙周疾病。

牙周疾病是导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如果老年人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齿松动与移位等问题,需要警惕。

6.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及时修复缺失牙。

老年人如果有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及时拔除,否则轻者影响口腔功能,重者引起全身感染。牙齿缺失后要及时修复,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

7.关注口腔黏膜变化,防止发生口腔癌。

发现口腔内有两周以上没有愈合的溃疡,口腔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等异常表现后要及时就医。如果口腔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或有烟酒嗜好,容易发生口腔白斑甚至口腔癌。

8.每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查,至少洁牙一次。

老年人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提倡每年洁牙一次。

东江时报记者李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