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规划要趁早

90后养老投资热情升温

2023年12月07日东江时报惠理财
字号:T|T

“在咨询养老理财产品的相关客户群体中,除了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外,90后对于养老投资的热情也正逐渐升温。”近日,多位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表示,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金配置需求不断增长,年轻人已经开始提前布局养老。相关养老金融产品更趋多样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金融市场正在形成。

90后纷纷提前布局养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国民养老需求持续上升,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前,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目前覆盖人数已达10.6亿人;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主要发挥补充作用;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两个部分,个人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加强养老保障。

从业保险经纪多年的赖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事宜。“以前找我咨询的大多是教育理财产品,现在更多人开始关注养老理财产品了。”赖女士提到,养老理财产品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一方面是因为年轻人的养老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股市持续震荡调整,叠加银行存款利率下滑,稳健型投资渠道收窄,相比之下,养老理财产品属于中低风险、封闭式固收类产品为主,具有稳健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赖女士还透露,目前找她购买养老理财产品的客户群体覆盖企业主、上班族、年龄略大的单身一族。“他们基本都有社保,就是想作一个补充,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能够过得更好一些。”

“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大家都越来越长寿,我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能够过得丰富一点,现在就很有必要提前为养老作打算。”31岁的陈女士自嘲为“大龄剩女”,认为养老靠人不如靠己,提前布局还能以更少的钱撬动更多的养老金。

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日益丰富

“为60岁的自己确定‘加薪’”“13万本金换134万退休金”……随着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三支柱加快建设,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以来,银行、资管、保险机构纷纷跑步入场,市场上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快速扩容,多点开花。

中国银保信网站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11月24日,金融机构推出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四类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已达745只,其中包括465款存款产品、162只基金、99款保险产品、19款理财产品。

各大保险公司立足自身业务特点,结合老年客户群体的风险保障需求与风险特点,普遍建立了“体系完善、组合灵活、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养老保障产品体系,推出养老相关系列保险产品,包括养老专属产品、养老属性产品、健康保险产品、个人养老金产品等,涵盖养老、疾病、医疗、护理、意外伤害、身故等各类保障。

随着社会步入长寿时代,赖女士建议,年轻人手头有闲钱,在已做重疾保障的基础之上,可以尽早开启养老规划,做好长期养老储备,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再添一份保障。她表示,在长期投资方面,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优势更为明显,账户内的资金可以随着投资收益增长复利递增。但前期资金灵活性较弱,相当于牺牲前几年的资金流动性换取后面的终身复利。“不过,现在这一类产品更加丰富了,基本可以覆盖不同缴费期、不同缴费额度的需求,足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赖女士还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资金是短期闲置还是长期闲置。不要盲目跟风购买,要结合自身需求以及资金规划进行理性配置。

90后徐先生在今年年中购买了一份养老年金保险,每年交5万元保费,连续交10年,60岁开始,便可以每月领取5304元的养老金,88岁时还可领取一笔祝寿金62400元。徐先生表示购买养老年金主要是帮助自己储蓄。“我没有存钱的概念,收入不算低,但很难存到钱,之前有购买一些股票基金,亏损比较多,就决定把这些钱留着给自己养老。”

相关链接

惠州人参加个人养老金有途径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天津、杭州、广州等36个城市和地区率先启动。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已超过4000万人,较2022年末实现了翻倍增长。 参加个人养老金是在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增加一份养老收入,同时也可以为参保人提供大幅的个税税收优惠。落地一年,税收优惠成为市民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关注焦点,根据年收入水平,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每年可以节税360元到5400元不等。对于这一优惠政策,惠州也有不少人咨询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时间。

据悉,虽惠州当前暂未实施这一制度,但在惠州工作的居民可以选择前往省社保局参保,同样能享受税收优惠。省社保局介绍,目前广东省除广州、深圳入选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外,省直参保人也一并纳入。只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先行城市或地区的劳动者,不受实际工作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立地等影响,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参加人可以选择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费,并能享受缴费和投资环节免税。

东江时报记者伍磊

本版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