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罗航天站”。 马萍 摄

丰收的航天瓜。 王茁花 摄

水上飞人秀。

带你走花路。

满园蔬果香。

地球的旅行。 朱联德 摄

团结大鼓前合个影。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可扫码咨询 一起看世界
12月初,报名参加了惠州日报国际旅行组织的“打卡万亩茶园,走进航天农业生态科园”一日游活动,看到很多丰收的成果,玩得十分开心。尤其是在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给了我不一样的深刻感触。
我们到达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的时候已是中午,导游先带我们去水上餐厅品尝客家特色酿菜宴。只见圆圆的簸箕里,有苦瓜酿、酿油豆腐、酿莲藕、酿茄子、酿青椒等客家酿菜,以及淮山、玉米、花生、红薯等五谷杂粮,荤素搭配,分量十足,一桌人吃这么一份酿菜,都还有富余。同桌有阿姨笑称,下次有外地友人来惠州玩,就带他们来这里,有玩的有吃的,大家都尽兴。
在来的车上,导游就给我们讲过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据说,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高产的一个理想追求,是袁隆平的中国梦。袁老曾两次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籽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而他则和几个朋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袁老的梦想如今已经成真,今天在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就有圆了袁老禾下乘凉梦的2米高巨人稻。”
因为导游的这句话,吃完饭我和朋友就开始寻找圆袁老禾下乘凉梦的巨人稻。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我们在“农科奇观”找到了“巨人稻”。水稻被成排栽种,排列设置如迷宫一般,虽然已在成熟期,沉甸甸的稻穗低垂,但依然高过了一个成人的身高,让人啧啧称奇。而在农观奇观里除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巨人稻,我们还看到了足有200公斤的大南瓜、大大的茄子、花一般的羽衣甘蓝、各种长度的水瓜……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成果。“我们这个场馆里主要是展示,让大家知道这些年我们的现代农业都做了什么。另外我们这里还有试培育和定向培育,是现代农业科研的其中一个基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全国各地有很多类似的农业科研基地,在取得农业成果之后,基地会将成果送到其他各个基地,看这一成果是否能在全国普遍种植成功。“在一个地方成功不是成功,让科研成果能惠及天下人,才是农业科研的目的所在。”
从“农科奇观”出来,我们去了“航天奇观”。路上,但见大片的试验田里硕果累累,蔬果飘香,一片丰收景象。这里种植的正是各种定向培育的蔬果品类,不久,这些已成功培育的蔬果,也将推广至其他城市的农科基地。试验田后面便是“航天奇观”,这里有用生姜做成基石的“长城”,有摆满了“火箭”的航天基地,有高铁“博罗航天站”,有“港珠澳大桥”,有五十六民族团结大鼓,还有每个人都想去一次的“天安门”……每个“景观”都成了大家的打卡点。
彩虹滑道、火箭弹射、神州飞碟……新增的机动游戏让来这的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我们则约着去看水上飞人。只见摩托艇带着表演者,时高时低,间中做出旋转、翻转等高难度动作,惹来旁观的成人孩子一阵阵惊呼。
(麦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