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馆、民宿等在村民家门口开设起来。

“大夫第”是村中最大规模的古建筑。

古村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探访。

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最早可追溯到明代。

约摄影搭子在文案墙打卡。

远离都市的喧嚣,来墨园村疗愈身心。

提升改造后的墨园村错落有致,田野清新美丽。

10元钱就可以乘坐小火车逛稻田。
哐当哐当……远方两列小火车满载游客从稻田里的轨道驶来,东江上吹来的江风裹着春泥稻花香在身边萦绕,这画面不是宫崎骏的动画,而是咱们惠州人熟悉的墨园村。这个颜值颇高的“网红”村,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东北约6公里处的东江东岸,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墨园村是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结合村情村貌运营提升后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田野清新美丽、游玩项目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墨园村风景秀美、宜居宜业,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最早可追溯到明代。传说在明末清初,墨园先辈在此落地生根,和当地原住民用跑马滴墨的方式圈定了村庄的范围,故名“墨园”,也留下“跑马滴墨,圈地成村”的美谈流传至今。现如今“大夫第”是村中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由惠州最后的武进士陈兴,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建造,4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可估摸出陈家当时的荣光。
不同于一些空心村,历经沧桑的墨园村一直坚守传统,成为人们安放乡愁、亲近自然的一方天地。早前这里就已人气十足,上元清醮等传统民俗活动更是不时出圈。在此基础上,墨园村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以运营思维推进传统村落建设,在对全村资源资产厘定的基础上,成立墨园强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推进乡村运营工作,引导咖啡馆、民宿、果园采摘等运营项目在村民家门口开设起来。乡韵配新颜,让墨园村成为近期社交媒体上最让惠州都市人向往的村落之一。
传统村落焕发活力新生。没有都市的喧闹纷扰,古韵与各类潮元素在村子里碰撞结合,氛围感满满。无论是乘坐小火车逛稻田、果园摘鲜果、古树庄园亲子探险、约摄影搭子在文案墙打卡、在营地小馆品茶叹咖啡,还是坐在小桥流水的河边赏花发呆……墨园村总有一种方式可以疗愈你。
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