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会在《桃李园序》中圆满结束。

美妙的琴声令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参加音乐会表演的孩子平均年龄11岁。

罗浮琴社吸收并培养了一批热爱古琴的优秀琴友。

本次音乐会吸引了500余名观众聆听。

音乐节目单上有每一位孩子的书画篆刻。

音乐会以一曲《普庵咒》开场。

古琴被称为乐中之雅器,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之一。

“左琴右书”“乐以琴书”,不断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弦素丝冰雪横,千年古桐金石声。2024年7月9日,一场少儿古琴音乐会——“子鹤听泉”罗浮琴社少儿古琴音乐会,在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行。本次音乐会由惠州市罗浮琴社举办,由来自惠州8个家庭的9个孩子共同完成。当晚,来自广州、东莞、惠州等6个城市500多名观众聆听了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朱立侠为音乐会亲笔题序。
音乐会以一曲《普庵咒》开场。此曲的弹奏者是一对龙凤胎兄妹——杨子谦、杨子萱以及他们的妈妈陆显月。母子三人一起学习古琴多年。一曲普庵安十方。源自佛教文化的《普庵咒》琴音从母子3人的指间一出,让人如入古刹山林,清净空灵。
随后,一首首传统古琴曲从孩子们的指间从容呈现。潘晨欣的《醉鱼唱晚》悠然自得,徐佳智的《归去来辞》自然闲适,许子云和妈妈郑敏丽的《春晓吟》如春风拂面,黄凯瑞的《离骚》再现屈原的高洁傲世,陈奕嘉的《神人畅》如妙音天降,黄崧殊的《山居吟》超尘脱俗,巫优的《流水》犹如天籁……最后,音乐会在《桃李园序》中圆满结束。
罗浮琴社会长胡谭珠介绍,古琴被称为“乐中之雅器”,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之一,历经千年不衰。罗浮琴社秉承以文入乐、以乐化人的宗旨,近年来吸收并培养了一批热爱古琴的优秀琴友,尤其是一批小琴友们。今天参加音乐会的孩子平均年龄在11岁。他们从大班或者一年级开始学习吟诵,后面融入古琴学习,到今天呈现出这样一场音乐会,十分优秀。
罗浮琴社名誉社长、湖南长沙麓山琴社社长刘爵在音乐会最后致辞。他表示,此次音乐会不仅有琴,音乐节目单上有每一位孩子的书画篆刻,展现了他们优秀的综合素养。“这背后源于家庭的无私付出,是诗文传家的榜样。”他希望未来有更多孩子能够“左琴右书”“乐以琴书”,不断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脉。
文 东江时报记者方莲花
图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