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法金融中介

2024年08月15日东江时报惠理财
字号:T|T

“极速放款、无需抵押担保”“转贷降息,减轻负担”……近期,不少不法金融中介以“银行内部渠道贷款”为幌子,采取极具诱惑力的宣传手段,精准瞄准急需资金支持的消费者群体。这些看似诱人的条件背后,实则隐藏着违法违约隐患、高额收费陷阱、个人征信受损、资金链断裂以及信息泄露等多重风险,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信用损害。在此,东江时报特向广大金融消费者发出强烈警示,呼吁大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理性识别虚假宣传,提高风险意识。面对各类贷款宣传信息,消费者应保持冷静判断,不轻易被表面光鲜的承诺所迷惑。要认识到,任何看似“完美”的贷款条件都可能暗藏玄机。学会识别不法中介的夸大宣传和虚假承诺,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严格保护个人信息,防止财产损失。在办理金融业务时,个人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消费者应坚决不透露身份证、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不随意授权他人代办金融业务。同时,对不明来源的网站、链接和电话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利用。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远离不法中介。有贷款需求的消费者应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并办理业务,确保与正规金融机构合作。惠州地区的银行网点信息可通过官方网站、客服热线等渠道查询核实。警惕不法中介的套路陷阱,如提前收费、签订不公平协议等,以免上当受骗。

东江时报记者伍磊

本版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