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被称为“红颜杀手”。每年全国新发病例超过35万例。但这也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癌症,我国患者五年生存率已超过80%。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0月确定为乳腺癌防治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数据,2009年至2022年,全国累计开展乳腺癌免费筛查超过1.4亿人次。
“筛查和早诊早治是乳腺癌防控及提升生存率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专家徐兵河告诉记者,研究表明,通过筛查和早诊早治,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约20%,同时降低治疗代价,有效提高保乳率。
2009年以来,我国将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9年又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项目地区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乳腺癌筛查。
不过,数据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仍呈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统计,2022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数为35.72万例,在女性癌症中仅次于肺癌,占癌症新发病例数的15.6%。
徐兵河介绍,除了发病率增长,我国乳腺癌发病还呈现筛查不够充分、早期发现率低、确诊患者年轻化等特点。此外,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乳腺癌主要筛查手段是X线,但由于我国女性发病年龄早、乳房组织致密,X线穿透性可能较差,不易发现小的乳房肿块,导致部分病人漏诊。
“一般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徐兵河团队研究认为,对不同年龄的女性可采用不同的组合筛查方式。45岁以下的女性,乳房组织相对致密,筛查方式以超声为主、X线为辅;45岁以上的女性,乳房组织相对疏松,筛查方式以X线为主、超声为辅。
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3%,达到部分发达国家的诊疗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陆续发布《乳腺癌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等文件,通过媒体宣传、知识讲座、主题活动等途径,将相关健康知识和健康服务送到更多群众身边,特别是让广大女性能够增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防治的社会共识。
多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目标,到2030年,我国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达到46.6%。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