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设置驱蚊产品专区,各类驱蚊商品琳琅满目。东江时报记者骆国红 摄

惠州江北义乌小商品批发城不少店铺摆放了各种品牌的电蚊拍。 东江时报记者骆国红 摄
嗡嗡作响的蚊子不仅扰人清静,更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的传播媒介。近期,我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惠州市民防蚊意识显著提升,驱蚊液、蚊帐、电蚊拍等产品销量应声上扬。
面对五花八门的“驱蚊神器”,如何安全选购和使用?惠州市疾控中心(市卫监所)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详细解读了选购与使用要点。
走访
防蚊产品销量涨货源足价格稳
记者走访商超、药店及批发市场发现,蚊香、电蚊拍、驱蚊液等产品供销两旺,货源储备充足,价格未见异常波动。
惠州广佰佳连锁超市设置了驱蚊产品专区,各类驱蚊产品琳琅满目,包括传统盘式蚊香、电热蚊香液、驱蚊花露水以及杀虫气雾剂等。电热蚊香液、便携驱蚊液成热销品。市民陈先生称:“出门喷花露水、回家插电蚊香液已成常态。”超市员工透露,近期驱蚊灭蚊产品销量明显增加,部分培训机构甚至一次性采购十几瓶杀虫剂,部分家庭用户也一次性购买了几瓶。
记者在惠城区小金口街道的宝华乐超市看到,驱蚊产品货源充足,货架上桶装蚊香、电蚊拍有序陈列。除超市外,小金口区域药店的驱蚊产品供应稳定。“价格跟以前一样,不会因销量增加就涨价。”一家药店的店长表示,监管部门明确要求不得哄抬价格,消费者也是理性购买,“我们的销量比以前增加了将近两成,但消费者购买很理性,一般仅购一两瓶满足家庭需求,未见囤货现象。”
在市区南坛一家药店里,标明“天然成分”“儿童孕妇专用”的驱蚊止痒产品受青睐,价格为10多元至50元不等。药店负责人表示,驱蚊灭蚊和一些用于缓解蚊虫叮咬症状的药品销量有所上升,而兼具预防与治疗功能的产品咨询量明显增加。
市区江北义乌小商品批发城的蚊帐销量上涨,坐床式、防摔型及“方顶”蚊帐需求旺盛,儿童蚊帐成家长首选。
选购
买驱避剂认准农药“三证”
物理防护是首选的防蚊手段,其产品包括蚊帐、纱门窗、电蚊拍等。
市疾控中心(市卫监所)相关负责人建议,购买蚊帐时除查看合格证明外,需要注意蚊帐的孔数,孔数越多防蚊效果越好,一般家庭选用32孔即可。纱门窗要选择材质牢固、孔数多的。电蚊拍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化学防护方面,常见的驱避剂有驱蚊液、蚊香、驱蚊花露水、驱蚊喷雾等,无论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的驱避剂,都属于农药范畴,选购时务必认准农药“三证”——农药登记证号(WP开头)、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这是产品安全有效的根本保证。
选购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标签上是否标注有效成分,常见有效驱蚊成分包括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桉叶油等。
注意根据适用人群选购驱蚊产品。3岁以下婴幼儿建议物理防蚊,少使用驱蚊液;2月龄以下婴儿禁用驱蚊液。从长效防护效果看,派卡瑞丁>避蚊胺>驱蚊酯>柠檬桉叶油。儿童优先选派卡瑞丁(10%以下)或低浓度避蚊胺(7%以下)。敏感肌/孕妇选无酒精派卡瑞丁或物理防蚊(蚊帐+长袖)。
监管
未发现防蚊用品退热药品价格异常情况
针对近期防蚊用品、灭蚊防治服务持续热销现象,为规范防蚊用品价格行为,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官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出《关于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并组织人员对药店、商超、便利店等经营主体销售的防蚊用品、退热类药品开展检查巡查。
“目前,蚊香、防蚊液等防蚊用品齐全,价格稳定,暂未发现相关防蚊用品、退热类药品等价格异常情况。”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要加强价格自律,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定价原则,确保防蚊液、蚊香、灭蚊拍及相关防治服务价格平稳有序。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药店、便利店及专业消杀服务机构等经营者必须严格落实明码标价规定,严禁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提醒告诫函明确,严禁各经营者哄抬价格或进行价格欺诈。不得捏造、散布防蚊用品、灭蚊防治服务涨价信息;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合法权益;更不能在成本未明显增加时,大幅提高防蚊用品及灭蚊防治服务价格,或是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该负责人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市场价格巡查力度,对经提醒告诫后仍不整改、顶风违法违规的经营者,一经查实将依法从严处理。同时,欢迎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加强监督,如发现价格违法行为,请注意保存好相关票据、支付凭证、宣传页面等证据,及时拨打12345热线投诉举报。
统筹 东江时报记者周智聪
采写 东江时报记者周智聪 骆国红 香金群 通讯员李娟 李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