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茶长势喜人。

采茶

揉捻

萎凋

杀青

茶品

烘烤
滚烫的杀青锅热气蒸腾,一捧鲜嫩的茶青倾入,“滋啦”声骤响,浓郁青草气瞬间升腾弥漫……在仲恺高新区潼侨镇的老茶厂内,负责人吴远波双臂在近280摄氏度高温的铁锅中翻飞,用手掌精准感知着火候的微妙变化。鲜叶在他手中抖撒、翻动,青涩气渐褪。吴远波专注的神情,无声述说着对传统制茶技艺的坚守。
潼侨绿茶是许多老惠州人舌尖上的记忆,一度是“惠州茶”的代名词,其制作极具匠心:清晨时分,茶农们开始采摘,精准采撷一芽二叶、三叶的鲜嫩茶叶;随后,鲜叶在竹筛上静静“呼吸”,散去青涩,悄然酝酿内质;接着,用柴火猛攻,让铁锅变得滚烫,通过焖抖结合的手法,散尽茶叶的青草气;之后静置,散去茶叶的燥热与余火;再由师傅们用双臂在篾片上推揉茶团,使叶片卷曲成紧结的条索;紧接着,便是解块、初炒、筛茶等工序……每一步都需要十足的耐性与专注,全凭师傅对季节、时辰、茶性的精准拿捏。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本土特色农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潼侨绿茶乘着“百千万工程”建设的热潮,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当地政府的统筹与大力支持下,潼侨绿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同时,茶厂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升级茶叶包装、加强品牌宣传,让潼侨绿茶以更时尚、更高档的姿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发新产品。在不久前举办的广东省名优茶质量评价活动中,茶厂的潼侨绿茶、“东方美人”乌龙茶斩获最高级别的七星级奖项,潼侨红茶荣获六星级奖项,这无疑是对潼侨绿茶品质与创新的高度肯定。
如今,潼侨绿茶老茶厂已成为当地重要的中小学茶文化教育基地,潼侨绿茶制作技艺也正在申报非遗项目。未来,茶厂计划建立一个集非遗传承、文化体验、研学教育于一体的茶文化基地,深度融入当地“侨”文旅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让潼侨绿茶这一侨乡瑰宝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陈春惠
实习生韩诏仪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