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隆荔枝”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安墩蜜柚是惠东的特色水果。
芦洲镇大兴村大兴李品牌焕发活力。
横沥镇是“中国梅菜之乡”,梅菜种植历史悠久。
金秋时节,龙门县麻榨镇杨桃种植基地里,翡翠枝叶间坠满金黄杨桃,果香沁人,工人穿梭采摘分拣,一派丰收热闹景象。9月23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惠州大地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我市以品牌战略为着眼点,培育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市场价值优的国家级、省级名牌名优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品牌。龙门大米、惠东马铃薯、博罗柏塘山茶、惠阳镇隆荔枝、麻榨杨桃等惠州品牌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培育打造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14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广东省公共区域品牌5个、“粤字号”品牌137个,有机食品获证产品39个、绿色食品获证产品48个,品牌数量排在全省前列。
惠州还设立预制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唐顺兴脆皮乳鸽、国惠膳东坡肉、尚古堂茄汁意面、兴泰盐焗鸡、领鲜溏心蛋等预制菜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用心守护的“品质孕育”,到屡获认可的“品牌认证”;从电商直播开辟的“云端销路”,到农旅融合催生的“田园经济”……越来越多的惠州品牌农产品正一步步打破地域局限,以崭新的姿态活跃本土、走出岭南、远销海内外,书写着品牌“出圈”的惠州故事。
“我们持续深化‘惠州品牌农业’建设,抓好‘12221’市场体系建设,推动特色农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高质量举办荔枝节、农民丰收节、乡村振兴招商会,积极参加农交会、农博会等,惠州品牌农产品在各类“舞台”频频亮相。
惠州商务部门也主动发力,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打通流通堵点。农村电商成为重要抓手:目前,我市已拥有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1个(博罗县),国家级农村电商示范县2个(龙门县、惠东县)。通过持续优化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大力开展农村电商培训,打造“礼跃龙门”“山海惠东”“罗浮优品”等区域公共品牌,孵化直播助农公司,推动惠州品牌农产品借互联网“出圈”。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惠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4%,农业品牌效应正加速转化为经济效益,昔日“土特产”,如今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招牌”。
未来,随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带着惠州山水之韵与农耕之美的惠州品牌农产品,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书写更多乡村全面振兴的“丰收答卷”。
策划 东江时报记者张旭华
统筹 东江时报记者陈春惠 袁畅
采写 东江时报记者陈春惠 刘建威 刘炜炜 游璇钰
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朱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