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心愿
□郑自松
父亲入伍第二年便当上了副班长,是第一批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在朝鲜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班长牺牲后,他带领全班奋勇杀敌,不幸中弹负伤,子弹穿过他的右肩胛骨,当即昏迷过去。父亲苏醒过来后,已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一张革命军人残废证和数枚军功章,记载下了他的战功。
父亲小时候没有上过学,入伍后参加部队文化补习班,学会读写不少字,看了许多书,可以独自写家信和入党申请书。他总是说部队是一所培养人锻炼人的大学校,在年近五十的时候,毅然将长子送入了部队。13年后,又鼓励刚刚高中毕业的我走进军营,献身国防。从此,父亲在外人面前鲜少提及他的抗美援朝历史,更多的是夸耀自己两个从军的儿子。特别是长子,入伍不到3年便入了党、提了干,让父亲感到无比荣耀。他经常来信教导我,要多向大哥学习,做一个有出息、有作为的革命军人。
我谨记父亲教导,抓紧点滴时间刻苦训练,入伍后的第3年,光荣地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南京炮兵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我,马上把这一喜讯写信告诉了父亲。
到军校后,我接到的第一封信是父亲写来的。信很短,没有一点表扬,通篇都是鼓励我好好学习,争取更大的成绩。父亲的回信出乎我的意料,作为从农村入伍的战士,难道考上军校还不算很高的荣誉?不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
放寒假时,我在军校驻地给父亲买了一瓶酒,想回去跟他庆贺一下,行囊里除了装着这瓶价钱并不算贵却非常浓烈的酒,更满载着我得意洋洋的自信。
当身穿学员服、扛着红肩章的我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认认真真地打量我一番,赞美道:“我们的军服越来越威武了!”吃年夜饭时,从不让我喝酒的父亲,平生第一次给我倒了一杯满满的酒。父亲打开了话匣子,话题更多的是大哥的工作和我的学习。后来,父亲已微带醉意,显得很兴奋,但他的头脑非常清醒,话题始终没有离开我的学习。
话说多了,我就有点听得不耐烦,有意岔开话题,可父亲容不得我插言,我只好静静地听着,其实是心不在焉的,但父亲的一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他说:“我是一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你大哥也已经入党十几年,你要入了党,我们家就可以成立一个党小组了。”
父亲语重心长的一番话,牢牢地铭刻在了我的心里,成了我学习工作的不竭动力,时时刻刻警醒着我。我也终于明白,父亲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我加入党组织!
新学期开学后,我就向中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认真学习、积极训练,学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大比武、运动会和各种文体活动,为中队赢得了许多荣誉。
正在我紧张地进行着期末复习迎考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接到了大哥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告诉我父亲病了,已住进县人民医院。可以肯定,父亲的病情一定很严重(后来才知道是肠癌晚期),要不,工作繁忙的大哥不可能专程请假回家。我提出请假回去看看父亲,大哥说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不让他们告诉我病情,建议我暂时不要回去,等考完试放暑假再说。于是我打消了回家看父亲的念头,安心复习功课,但心里总是免不了挂念着躺在病床上的父亲。
父亲住院一个月后的一天,中队教导员把我叫到办公室,郑重地将一份入党申请书交给我填写。手里握着神圣的入党申请书,我激动不已,连一句感谢的话都忘了说,急匆匆回到宿舍。我并没有马上填写申请书,而是提笔给千里之外的父亲写信,我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告诉躺在病床上仍然关心着我成长进步的父亲。
第二天,我的信刚刚寄出,就接到家里传来的噩耗:与病魔抗争了一个多月的父亲病故了!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一下子把我震懵了。教导员找我谈心,他不断地安慰我,要我把丧父的悲痛化为学习的动力,末了,劝我说:“天气这么炎热,你家路程又这么远,回去不一定能见上你父亲的最后一面,况且,还有几天就要期末考试了。”
我向教导员请求说:“加入党组织是我的最高追求,也是父亲的最大心愿,我一定要回去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我这样说着,心中却充满了无限伤痛。从参军入伍到考进军校,从孜孜追求到光荣入党,每一步成功,都寄托着父亲的期盼、凝聚着父亲的心血。那年7月1日,面对党旗宣誓的神圣时刻,我似乎又聆听到了父亲对我的谆谆教诲,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更体会到了父亲对党的无限忠诚。
- 下一篇:父亲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