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引悲剧 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投保高空坠物险可转移风险

惠州日报2019年07月03日

高空抛物,被称作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惠州日报记者 周 楠 摄

最近,多地发生高空坠物伤人事件,轻则因此受伤,严重的甚至丧命,类似新闻也是屡见不鲜了。如果从保险保障角度出发,面对高空抛物或坠物引发的意外人身伤害,究竟有哪些保险可以转移相关财务风险?不同的保险又能发挥怎样的补偿作用呢?

肇事一方

可通过保险转移风险

6月13日上午,深圳一5岁男童被高空坠落的玻璃窗砸中,经过三天的全力抢救,男孩最终因伤势过重去世;6月17日,山东菏泽郓城一男子在小区人行道被落下的玻璃窗砸中,倒地不起,所幸经过治疗生命无碍;6月19日,江苏南京一10岁女孩被8岁男孩从高空扔下的物件砸中,血流不止……高空抛物,被称作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路人被高空坠物砸伤的事情屡屡发生,住户高空抛物的做法也不少见。

我国对高空坠物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以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然而梳理中可发现,“肇事”一方常常并非主动使坏,有的是因外在原因,如窗户松动、台风吹落花盆等原因掉到楼下,有的是家有“熊孩子”,觉得“好玩”往下扔东西。那么,面对这种意外事件,肇事一方的户主是否有保险可以保障呢?

记者了解到,“肇事方”可以通过专门的高空坠物责任险或部分综合家财险中附带的高空坠物保障,转移因自家坠物可能引发的赔偿责任,也让受伤者能够得到合理的赔付和救治。

记者咨询我市多个保险公司了解到,高空坠物险是指因从高处掉下来的物品,对第三者造成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将给予理赔的保险。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高空坠物险有主险也有附加险,如某保险公司推出了“好街坊”高空坠物责任保险,保费仅为39元,累计赔偿限额是5万元,单次赔偿也有限额,为1.2万元,免费额为每次200元。还有附加责任险,我市一家大型险企就推出过“熊孩子”保险,其实就是综合性家财险,在其他责任一栏里显示,在保险期间内,若被保险人因过失导致高空坠物坠落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累计达到保险金额时,本保险合同终止。

记者注意到,此类保险保障期限一般为1年,保费随保额在数十元到数百元之间浮动。此外,“高空坠物责任险”也有明确的除外责任,比如业主本人、亲属以及常驻人口等被自家高处坠物砸中以及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第三方损失等情况一般都在免赔之列,因此建议消费者在投保前认真了解相关条款。

受害一方

多种常见险种都可获赔

针对受害一方,如果自己购买了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等常见险种,也能为自己撑起“保护伞”。

保险专家表示,在各项有身故责任的保障险种中,寿险对于被保险人身故的赔付标准是最为宽泛的,无论是因意外突发健康问题死亡,还是不幸遭遇高空坠物致死,被保险人都可以通过寿险得到相应的赔付。

此外,不幸遭遇突发的高空坠物,一般也符合意外险的理赔条件,可以按事故的实际情况酌情赔付。其中,传统意外伤害保险侧重意外身故、意外残疾保障;而意外医疗、住院医疗主要提供医疗费用报销方面的保障,消费型险种能有效解决受伤人群的治疗费用。“意外伤害医疗可以报销因意外引起的门诊、急诊或者住院产生的费用,住院医疗则可以报销因为疾病或意外引起的住院费用,不过单纯门诊治疗就无法报销了。”同方全球一位保险师说,如果因重大意外事故导致被保险人伤残,可依据《人身伤残鉴定标准》评定伤残等级,第一级最严重赔付100%保险金,第十级赔付10%保险金。

通常而言,对此类有肇事者的意外事故,意外医疗的赔付原则是这样的:如果找到具体的肇事责任人,并且对方已经支付受害人部分医疗费用的话,则保险公司会根据实际产生的意外医疗费用在报销范围内赔付剩余的费用;如果相关责任人已经全额支付相关医疗费用,则保险公司不会进行意外医疗费用的赔付,其他补偿型医疗险的赔付一般也是如此判定。

但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大部分意外险的条款中都明确将身故赔偿的时限确定为“遭受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起180天内”。换句话说,如果被保险人遭遇高空坠物后并接受治疗或失去意识超过180天后才身故,则非常可能遭遇保险公司的拒赔。

慧择网一名保险师说:“即使遭遇高空坠物属于意外事件,但伤者达到了瘫痪、深度昏迷等符合重疾险赔付条件的情况下,重疾险也可理赔。”记者从保险公司了解到,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发布的25种重大疾病,其中“深度昏迷”以及“严重脑损伤”两条较容易出现在高空坠物致伤者的临床表现中,如果遭遇高空坠物事故的伤者出现与此相关的条款描述,在投保重疾险的情况下也可以申请理赔。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