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当心不知不觉钱溜走


APP内设置有一键开关小额支付的功能键。 惠州日报记者周 楠 摄
移动支付时代,手机收到扣费信息是很平常的事,不过,有些是你主动花掉的钱,而有些可能是被悄悄划走的,你可能都不知道。
近日,市民林女士突然发现名下信用卡消费11元,而她当天并没有购买任何东西。林女士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信用卡被盗刷了,于是,她打电话给银行客服后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之前购买了某视频软件为期1个月的会员,到了第二个月被自动续费了,而林女士的支付软件绑定的是信用卡,这才从卡上划走了11元钱。同时,还有一位刘女士称自己在超市付款的时候,微信里面的钱莫名其妙被转走200元,收款方是一个名为“一站式24小时便利店”的账户,但询问后才发现不是超市收款,于是她赶紧报警。派出所民警在超市的监控视频中看到刘女士在超市收银台排队付款时提前打开了付款码,身后突然出现一名陌生男子,用设备远远扫了一下她的微信付款码。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
自动续费:现在,不少付费会员或手机App服务都会以首月优惠价格吸引消费者开通,然而在下面通常会附上一行小字——次月自动续费。开通的当时,不少人想着,一个月用完就关闭,可很多人往往用着用着就忘了,有的软件试用一下觉得不满意,还可能在没关闭自动续费的情况下直接卸载,然而自动续费的协议仍在持续,它会每个月偷偷从账上划走你的钱。
前期免费,后期自动扣费:很多人都有贪小便宜的特点,有些项目就利用人性的弱点,吸引人们开通,开通的当时,不少人想着,一个月或三个月用完就关闭,可很多人往往用着用着就忘了,后期自动扣费在所难免。
免密支付:还有一种和自动续费类似、不需要消费者再次确认就能直接扣款,就是地铁、打车软件之类的出行服务绑定的免密支付。在使用这些服务时,为了方便,消费者一般都会同意开启免密支付服务。虽然免密支付出现误扣款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还是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避开这些扣费风险,及时关闭不需要的自动扣费、解绑使用频率较低的免密支付是关键。
1、微信操作方法:【我】—【支付】—右上角【…】—【自动扣费】
2、支付宝操作方法:【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3、APPStore:【个人页】—【管理订阅】
根据以上操作打开相应软件,可以看到所有自动扣费的服务,如不需要可选择关闭/解约服务即可,如果这两种方式都关闭不了,那么只能联系服务提供方才能取消。
为保障资金安全,在清理这些自动扣费和免密支付的同时,最好把扣费提醒、信用卡动账通知等设置成允许其弹出通知,这样一旦出现误扣款或者自动续费,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及时止损。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温馨提示: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是2013年1月正式成立的金融公益性社团。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免费提供金融咨询投诉、调解服务,推动普惠金融宣传教育。
会址:惠州长寿路4号
金融热线:12363
网址:http://hpfc.hznews.com
- 上一篇:高空坠物引悲剧 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 下一篇:“民营金融快车”助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