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旧党争 拖累谪惠的唐庚
唐庚,字子西,四川眉山人,绍圣元年举进士,稍后为宗子博士;时张商英为宰相,绍圣四年荐其提举京畿常平。张商英本熙丰党人,因与蔡京议事不合,政和初被殿中御史余深等弹劾,说他在元祐年间想依附元祐党人司马光,遂著文吹捧司马光为周公;司马光死后又撰祭文为其歌功颂德。时宋徽宗正恶元祐党人,遂诏斥张商英“秉承机政,议论反复”,并将其列入元祐党籍,罢知亳州。在此之前,唐庚为张商英撰《内前行》一文,被视为张商英的门下客,于政和元年(1111)贬居惠州。
唐庚贬居惠州前后六年,初居惠州舍人巷(今都市巷至柏子树下之间),后迁城南沙子埗李氏山园(今紫西岭),来往西湖山水之间。唐庚为文精密,通于世务,居惠期间常与梅蟠等惠州名士唱和。南宋吕荣义在《唐眉山先生文集序》中称:“(唐庚)谪居海表,流离困苦盖六年而不返,然身益穷而文益富也!”也就是说,唐庚贬居惠州六年,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他在惠州作诗歌杂文三百余篇,“曲尽南州景物,略无迁谪悲酸之态”。写风景如“水裁偏岸直,云截乱山平”;写市况如“茶随东客到,药附广船归”;写人情如“西邻蕉向熟,时至一梳黄”;写风物如“笋蕨春生箸,鱼虾海入盘”;写节俗如“挑菜年年俗,飘蓬处处身”等等。特别是他在惠州撰写的《汤泉记》《佛迹记》《斗茶记》《射象记》《李氏山园记》《水东庙记》等文中,涉及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成为惠州宋代文化的一大特色,像一幅工笔彩绘的长卷图画,形象细微地展示了北宋年间惠州古城的风土民情。
因唐庚与苏轼是小同乡,贬所又同为惠州,兼之文采风流,当时有“小东坡”之称。宋代刘克庄曾高度评价唐庚的诗文曰:“子西诗文皆高,不独诗也。其出稍晚,使及坡门,当不在秦(观)、晁(补之)之下。”政和五年九月,朝廷大赦;政和七年(1117)还京,提举上清太平宫。宣和三年(1121)唐庚返蜀省亲,不幸病卒途中,时年五十一岁。他在惠州的作品由南宋郑康佐编入《唐子西文集》行世,入清后被《四库全书》著录。
(吴定球 何志成)
- 上一篇:皆歌一曲唱乡土 客风山韵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