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中年的29封情书

愿每一个人的中年都能拥有一段笃定自信的人生

惠州日报2019年08月11日

人生,或长或短,我们一定都写过情书。年轻时的情书,浪漫四溢,意气飞扬。年老时的情书,深埋心底,沉稳如冬。唯有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很多的故事或者事故,总是猝不及防。中年的情书,一言难尽。犹如台湾作家张曼娟始于照顾失智的父母所写的《我辈中人:写给中年人的情书》(张曼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6月)。

两年前,身体状况一向不错的父母亲,突然发生了状况,一次又一次送急诊,在担忧焦虑的日与夜,张曼娟真正意识到自己老了,不再年轻。家里的生活遭到重击,变得四分五裂。她奔波在心脏科、精神科、泌尿科、骨科等,陪伴着父母候诊,在等待的零碎时间里,一点一点地拼凑出陪伴并承担父母老病的意义,写下了这部“照顾着老去的父母,才真正理解人生”的温情之书。

书中共有29封写给中年人的真挚情书。情书涉及到中年如何在照顾老去的父母、家庭工作面临的负累、埋藏内心许久的伤痛等,尤其重点描写了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到了中年该如何面对父母衰老的心疼与挫败,在照顾父母与工作之间的两难,太多无可言说的痛苦与烦恼需要独立承担。书中认为,照顾与煎熬之历程,最重要的是情绪。这些情绪沉沉地压在身上,要用什么才能镇住?张曼娟说——欲海无涯,唯爱是岸!

因为爱,照护父母的这段经验,让她得以重新观照人生与父母的关系。书中有篇文章《还没有忘记的爱》讲了这样的细节,失智的母亲正一点一点地从生活常轨上偏离,就像一个迷路的人,迷失在空间与时间中。但母亲哪怕已经迷失,也还是顾念着他人。每每看到女儿,母亲会心满意足地说:“你回家了,那我就要去睡觉啰。”看到这句话,作为一个读者,我的眼眶也都忍不住发红落泪。

人生上半场,我们意气飞扬!当迈入人生的下半场,意气风发已离我们渐行渐远。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与自己和解?书中有篇《不生气也不争气》这么写到:当我们年纪愈来愈大,便会发现,身份、地位与头衔,不过都是镜花水月,花了很大力气争来的,却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唯有不争气,才能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无须与他人比较竞争,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至此才能真正掌握人生。

诚然,中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压力山大”的年纪。但是张曼娟却告诉我们,“中年无关年纪,而是心态。”迈入中年,如果我们有着笃定与自信,如果我们能够坦然面对曾经的爱与伤痛,那么在每一段挫折来临之前,便能蓄满能量,让自己压力释放的解药就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生活也不至于轰然坍塌。

愿每一个人的中年,都能拥有一段有情有义与笃定自信的人生!(潘小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