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助198人次贫困学生圆梦
惠东县蒲公英志愿者协会热心公益扶贫救困

受助学子斗志满满,让志愿者备感欣慰。

“今年高考,我们资助的困难家庭学生考出了不错的成绩,35名学生考上大学,9名学生考上重点本科。”日前,惠东县蒲公英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吴北平高兴地说道。
从2013年开始,惠东县蒲公英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蒲公英协会”)携手社会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在惠东县辖区开展“圆梦助学”活动。6年来,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协会共资助贫困学生198人次,募集资助金达210万元。坚守公益助学的初心,蒲公英协会今年准备资助30名困难学生,继续为困难学子铺就一条满是芬芳和曙光的求学路。
循循善诱,扶贫关键在扶智
家住惠东县梁化镇马安岭村石陂村小组的小莲,在2019年高考中以理科491分的成绩考上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朝着自己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小莲的父亲今年75岁了,一直以来,小莲与父亲两人相依为命。初二那年,小莲的父亲被医生诊断患青光眼,不幸的是当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他的右眼已失明,左眼的视力也在不断下降,面临着失明的危险。现在,父亲只能靠眼药水来稳定情况。因上了年纪,老年病缠身,父亲每月药费要花费三四百元。父女俩靠着低保金维持生活。“父亲总是说,要省点钱给我读书。”即便如此,经济难题依然阻碍着小莲圆梦的步伐。幸运的是,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在看病时经医生介绍得知蒲公英协会,通过向协会申请,经由协会牵线搭桥,小莲获得了爱心人士高中三年的资助,家里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最终顺利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你很聪明,但还有不足需要改进,以后还要更主动一些。”“上了大学,除了努力学习,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挣生活费。”……8月14日,蒲公英协会志愿者前来走访,在他们看来,扶贫的关键在于扶智,志愿者一番循循善诱,让小莲内心十分触动,不禁落泪。“我要努力让自己成长,上了大学,多学知识,勤工俭学,减轻家里负担。还要努力做一个向蒲公英志愿者靠拢的人。”小莲说道。
受助学子让志愿者备感欣慰
惠东县梁化镇马安岭村新安村小组一对姐妹花小丹和小妍,2019年高考分别以理科467分、584分的成绩考入了西北民族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姐妹俩双双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除了开心,更多的是感激。
由于家里孩子多,上有老下有小,姐妹俩的父母身上担子特别重。父亲一辈子不是农忙种田,便是出外打零工,日子过得艰辛。他从小教育孩子要勤奋、多读书。孩子们读书很自觉、勤奋,纷纷考上大学。然而,供孩子读书上学的费用,却让夫妻俩犯愁。高三那年,姐妹俩在蒲公英协会牵线搭桥下,获得了爱心人士的资助。
考上大学,新的经济难题也随之而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姐妹俩今年暑假还外出打工帮补上大学所需费用。现在,姐妹俩的目标都很明确。“我的目标是学好专业、学好英语,大学考研,”小丹说。“我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8年本硕连读,上了大学,就认真学习,好好拓展自己的能力,”小妍说。
看到姐妹俩斗志满满,蒲公英协会志愿者备感欣慰。在他们看来,帮助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日后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今年准备资助30名困难学生
“蒲公英协会今年计划再资助一批特困高中生、大学生。小莲、小妍、小丹都在我们资助的名单之列,我们计划资助他们大学三年每人每年5000元。”蒲公英协会负责人吴北平说道。吴北平介绍,协会从2013年注册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共资助贫困学生198人次,募集资助金达210万元。今年蒲公英协会准备资助30名困难学生,目前协会想方设法筹集到15万元善款,截至7月底,协会共收到了55名惠东籍困难学生的申请,为确保善款能用在刀刃上,8月13日,协会53名志愿者分成10个小组,顶着炎炎烈日奔赴惠东各乡镇,逐一入户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通过入户了解我们发现,很多品学兼优、求学愿望强烈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家庭经济困难,求学路受阻。他们急切期盼帮助。”吴北平说。
据了解,蒲公英协会圆梦助学项目助学款分两种:一年资助5000元 (上学期间10个月的伙食费补助);一年资助3000元(给困难学生的适当生活补贴)。助学款都是由热心人士捐助,受助学生(家长)与蒲公英协会签下助学计划协议书,该协会分期把助学款存入学生账户。目前,热心人士资助每位学生的标准是每年5000元,连续资助3年。“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能加入献爱心行列,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共同宣扬扶贫救困的大爱精神、传达社会正能量。”吴北平说道。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
- 下一篇:廖仲恺:民主革命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