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月令,通往幸福的厨房
《蔬菜月令:我的耕读笔记》引导读者认识蔬菜感悟人生
眉眼儿,看得俏俏的。
喜欢,那些温润的菜儿,那个温润的菜园,那个烟火气的厨房,那幅烟火气的人生。
“青菜、苦瓜、丝瓜、芹菜、洋葱、番茄样样都好,像少年日见其高,精神饱满。”
“芋头叶像极了‘大明湖畔夏雨荷’,叶尖挂着露珠,晶莹剔透,欲落未落,欲说还休,如同爱情小说及青春电影中的桥段和悬念。”
“各种蔬菜,一如人生际遇,有的成为老友,时有往来,像经典老歌,天天在唱;有的成为过客,只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如黑芝麻、油麦菜,但是,我很怀念她们。”
如此清新灵动的文字,这是一个多么热爱菜园的人,才能写得出来哟。
翻看《蔬菜月令:我的耕读笔记》(徐斌/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勾起了我从前的菜园光阴,只可惜,光阴流逝,故事远去。
也因此,更佩服作者,在纷繁的大都市,还能有这么一方菜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锹一锹挖出一畦畦地,一畦一畦地种上百样菜。挖地、栽菜、捉虫、播种;浇水、浇肥、锄地、薅草。菜园是一个世界,菜园也像厨房,事情是忙不完的,当然快乐也是享不完的。
正如书中所言,“到得园里,跟青菜私语,低到尘埃,遂觉着踏实。”在这一方菜园,我们可以看见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美好,看到杨绛在回忆录《我们仨》里回忆钱锺书去邮电所取信时,特意走菜园的东边,与杨绛“菜园相会”的温暖。
蔬菜的四季,也是体味人生的四季。作者以一颗敏感的心,既感受着一年四季中蔬菜的生长变化,也观察着社会万象与生活百态。全书记录种菜点滴、描摹蔬菜百态,同时也佐以广泛的阅读体会和生命体悟,引导读者认识蔬菜、体味生活、感悟人生——无论身处何方,一双善于发现诗意的眼睛、一颗乐于感知美好的心灵,总会带我们找到那自我独有的“三分自留地”。
生活的诗意,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通往美好,通往幸福,其实,你也可以做到。(潘小娴)
请本版稿件作者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 上一篇:沿着上一代的足迹追溯历史
- 下一篇:情浓心净曲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