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后裔湘粤情
□周后运
“力图社稷逞豪雄,辛苦当年百战中。日月同明惟赤胆,天人共鉴在清衷。一门忠义名犹在,几处烽烟事已空。奸佞立朝千古恨,元戎谁与立奇功!”小时候,每次在湖南邵阳乡下,听父亲讲完《岳飞传》最后一段故事,用慷慨激昂的语调读完这首诗,他心中都久久不能平静。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已经离开我们,而我也步入中年,从潇湘之畔来到岭南的东江之滨。但是当年父亲讲起岳飞,那激越的语调、赤诚的表情依然会时时在我脑海中泛起。其间我也以岳飞为榜样,投身军营,砥砺意志。在把现存的岳飞传记和《宋史·岳飞传》精读之后,我涉猎的范围逐渐触及岳飞的后裔,这才发现岳飞的后裔与我的第一故乡湖南邵阳和第二故乡惠州都大有渊源。岳飞虽然壮年被杀,但是子嗣兴旺,成年之子五人,分别是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霭,岳霭后宋孝宗为之改名岳霆,字应时,号君锡。岳飞平反后任修武郎、閤门祗候、奉直大夫、加封续忠侯。
据道光年间的湖南《宝庆府志》和明朝崇祯九年(1636年)修的《岳家祖谱》记载。明朝洪武三年,岳霆九世孙岳汝通由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沙河镇庐陵村迁到湖南邵阳市铁路巷经商定居,后岳汝通的儿子岳仲富又迁到邵东县范家山镇洪桥村的田岳屋场,后又因战乱迁新邵雀塘镇的三塘冲,乾隆五十一年,岳仲富的后裔迁到邵阳市双清区一带,开始了在双清区繁衍生息,已是数百年。岳氏后人先后修了十六座纪念岳飞的祠堂,其中保存得最好就属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双清区的岳飞纪念堂。而今,这里已经成为潇湘地区交流岳飞文化的重要胜地。相比于第一故乡邵阳,岳飞后裔与惠州的渊源则更早一些。岳飞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害风波亭后,岳飞眷属“徙家岭南”,南宋人洪迈所著的《夷坚志·岳侍郎换骨》:“绍兴十一年岁除之夕,岳少保以非命亡。其子商卿霖并弟震同妻女皆羁管惠州郡,拘置兵马都监厅之后僧寺墙角土室内。”,洪迈是绍兴十五年进士,与岳霖是同代人,且有朋友在惠州做官,他本身也是主战派,对岳飞及其后裔在情感上有共鸣,因此熟知他们在惠州的情形。
当时的兵马都监厅,大致在现在惠州的西湖之滨的中山公园一带,毗邻西枝江,是惠州的繁华之所在。根据岳珂所编撰的《金佗粹编》一书介绍,当时岳家一门流放到惠州的有岳飞之妻李娃,儿子岳雷、岳霖、岳震、岳霭,女儿岳安娘及岳云、岳雷的妻子儿女。前后历时二十年,在惠州拘管期间,岳雷长子岳经出生于惠州,岳安娘也在流放期间出嫁。如今,距离岳氏一门流放惠州已有800多年。由于年代久远,岳氏一门在惠州的生活情形已经很难考究。现在所能了解到的,只有傅伯星先生所撰的《岳飞正传》中的零星记载。《岳飞正传》第五十五回的标题便是“岳霖漳州抄佛经,岳雷惠州授蒙童”,岳雷,字发祥,号声甫,岳飞次子。十六岁进大理寺狱中服侍岳飞饮食,岳飞被害后以年尚幼得免死罪,随母亲发配岭南。岳雷育有四子二女,均出生在惠州,可见当时他们在惠州,还是有一定的自由。
邵阳和惠州,虽然地域不同,岳飞后裔的故事也各有不同,但是受到的浸润却是一样的,两地之所以能成为英雄的沃土和革命的摇篮,诞生如此之多的名将,或许正是受到了岳飞精神的感召与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