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湾
□贺妙忠
纳灰河清澈宁静,如一弯明月环绕着寨子。一道石桥架设其上,像极故乡的月亮湾。河畔形态各异的雕塑旁是放河灯的少男少女,一对男女捧着一盏巨大的河灯,上面写着“携手奔赴朝霞,共同振兴乡村”12个大字。奔福心中一阵温暖,那晚,他在投资项目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三月三,草木欣然。
奔福独自坐在三十楼的办公室里,和煦的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玻璃挥洒进来,让他感觉既温暖又舒展。
当年,在选办公物业时,本来有很多更好的选择,很多高管建议他定在市府边上,那样既方便对接业务,也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可是他偏偏一眼就看中了这里,定了便再也不想离开了。
此刻,凝望着窗外浩瀚的东江,如同玉带缠腰,远处苍翠的高榜山,恰似笔架起伏。他心中不禁豁然开朗,这与故乡紫金那座储满记忆的小山村何其相似,那回环的东江水正像是家乡那温柔多情的月亮湾。
三十年前,也是在三月三。
那天晚上,月亮湾畔,光华如水。
奔福和村里年轻的朋友们一起,手捧着河灯,跨过田埂和原野,来到水边。这家乡的风俗,三月三,放河灯,据说少男少女只要有心上人,这天点亮河灯,放在水中流去,许下的美好愿望,都会实现。
走了一会儿,奔福特地选了一个平顺的地方,躬身点亮了自己的那盏灯,轻轻地放入水中。他双手合十,双眼微闭,正要许愿,一声甜润的呼唤传来。
“阿奔……是你吗?”那声音一听就是朝霞的。
没想到愿望一出口便应验了,奔福心中一阵窃喜,他带着几分腼腆,赶忙站了起来。
月色淡淡,爽风习习,皮肤白皙的朝霞显得更加动人。还没等到他开口,朝霞摇着手中的河灯,笑着说道:“和你借个火,走得急忘带了。”
奔福走了过去把火柴递给了她,这时候他才发现,朝霞身后站着一位帅气的年轻人,那一身的打扮,很明显不是月亮湾的人。
“你们这是要回城里吗?”奔福带着失落问道。他早就听说过,朝霞的父亲在市里生意做得很好。
朝霞低着头,说道“那要看这河灯许的愿灵不灵了”,说完,她转身走去了河边。身后那个气质出众的年轻人,一手拿着她的风衣,一手拿着自己的河灯,一步不离地跟在后面。
冷风吹来,奔福感到一丝凉意,再回头时,他的那盏河灯,早已和朝霞的背影一样,融到月亮湾那一片闪闪烛光之中……
那次放完河灯之后,月亮湾三月三绚烂的景象,便成为了大家记忆中的一部分,那以后奔福考上了大学,来到了家乡旁边的惠州,在这里读书、创业。朝霞则像断了线的风筝,去了遥远的北方,在全世界辗转,偶尔也会去川西和黔西南等地做公益慈善,生活多姿多彩。
两人虽然一直都保持着联系,但是却很少互动,偶尔一两句问候,也只是发个表情,当年的心事,早已像当年的河灯一样,漂向了苍茫天地。
奔福正沉浸在回忆中,一阵轻缓的敲门声响起,助手走了进来,拿了一份参加惠州和黔西南州东西部协作发展活动通知书,这是两地对接交流活动,旨在加快促进东西部和谐发展。
普安、晴隆、兴仁、贞丰、安龙、万峰林……在交流活动地点里面,竟然也出现了一个叫月亮湾的地名,让阿奔眼前一亮。
虽然公司业务繁忙,但他还是在签名表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并让助手整理了一些投资项目的意向书,带着满满的诚意出发了。
协作交流活动安排得紧凑而丰富,走完几个县区,很多人都有了心仪的项目,最后一站是月亮湾。
奔福轻装简从,绕过万峰林立的山道,来到了这个只有100多户布依族人家的寨子,寨子沿山排布,如同明月,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仿佛世外桃源。
漫步其中,若有若无间,奔福似乎总能找到朝霞影子。尤其是看到寨子那棵怀抱桂花的千年黄角树,奔福不禁在想,要是能像这两棵树一样,和心爱的人一起,生生世世守护在这村寨中该多好啊。
于是他举起相机,拍了一张那两棵古树的照片,发给了朝霞。就像当年放河灯时许愿一样,奔福心中,还带着一丝忐忑。
不一会儿,手机里收到了朝霞的回复,是一张她自己在月亮湾做公益时的照片,下面还附了一段文字,“去纳灰河边走走!”
纳灰河清澈宁静,如一弯明月,萦绕着寨子,一道石桥架设其上,像极了故乡的月亮湾。
河畔,形态各异的雕塑,都是放河灯的少男少女,中心那对男女,捧着一盏巨大的河灯,上面写着“携手奔赴朝霞,共同振兴乡村”12个大字。
奔福心中一阵温暖,那晚,他住在了河边的上善居民宿,在投资项目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 下一篇:青山绿水客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