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服务融深融湾 提升惠州仲裁公信力
□曾红艳
近期,惠州仲裁委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全体会议精神。惠州仲裁委进一步强化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党代会“规划图”转化为惠州仲裁委的“施工图”、广大仲裁工作者的“责任单”,全力以赴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一流的仲裁法律服务。
把握机遇,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推进提升仲裁公信力行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仲裁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对仲裁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机遇意识、主动担当作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省委提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目标,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度融深融湾,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惠州要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强化与广深莞协同联动,加强与港澳合作交流,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建引领全面推进惠州仲裁规范化、法治化、国际化、信息化、专业化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多方面宣传普法,利用好新闻发布会、新闻媒体等,积极组织仲裁法律志愿服务、仲裁企业行、惠州仲裁委成立25周年系列宣传活动等,全方位、多举措大力开展仲裁普法宣传,拓宽建设工程纠纷、金融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国际贸易纠纷等案源,全力扩大惠州仲裁“朋友圈”,不断提升惠州仲裁知名度和公信力。
解放思想,促进仲裁深度融深融湾,推进仲裁国际化行动
仲裁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惠州仲裁委要主动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需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的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服务,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的共享共治共同发展,对标“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先进仲裁机构,推进仲裁信息化,发展互联网仲裁,为惠州深度融深融湾展现仲裁担当。
更加重视交流合作。坚持合作共赢原则,去年8月已加入签署《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仲裁机构多边合作倡议书》,完成了首批36名仲裁员互认工作,实现了与湾区仲裁共享合作。2021年,惠仲已加入湾区“窗口共享、名册共享、庭室共享、标准共享”等“四个共享”机制平台,有利于仲裁机构取长补短,提高仲裁服务水平;更有利于发挥各合作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两大经济带的专业优势,实现资源的多边合作共享,推动大湾区仲裁联盟与互联网经济的深度融合。
要加强涉外仲裁机制建设,推进仲裁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加快建立涉外仲裁、调解的法律服务队伍,加大仲裁员业务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训,为惠州市场主体融入一带一路,融入RCEP,提供高质量的仲裁法治保障。
探索创新,发展互联网仲裁,推进仲裁信息化行动
更加重视创新发展。一是适应互联网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需要,积极发展互联网仲裁,推进办案信息化行动。去年,惠州仲裁委员会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互联网仲裁系统建设”已基本完成,目前惠州仲裁委互联网仲裁系统完成试运行,已全面上线使用。同时,完成了案件管理系统、仲裁员管理系统的改造更新。接下来,惠州仲裁委员会将依托互联网技术,推动网络化的案件管理系统、仲裁员管理系统、互联网仲裁系统“三大系统”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好,让当事人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二是进一步推进网络新媒体仲裁服务。去年底已重新开通了“惠州仲裁委员会”微信公众号,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取仲裁信息和服务,同时在惠州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下,在“惠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开通了惠州仲裁宣传专栏和仲裁网上立案,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仲裁服务。
(作者单位:惠州仲裁委员会)
- 下一篇:围绕龙头企业布局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