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传播渠道 讲好惠州故事
□周爱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月11日,广东省召开的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为新阶段的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锚定了目标。其中,实施对外传播工程,要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打造好广东故事传播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根脉。惠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经初步梳理、归纳,惠州市的文化资源主要有:一是山水文化。主要景观有惠城区东坡遗迹、泗洲塔、元妙观、文笔塔、古城墙,罗浮山冲虚古观、酥醪观,惠东平海古城、多祝镇皇思扬村等。二是“非遗”文化。惠州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广东汉剧、渔歌、山歌、舞龙、舞狮、舞春牛、瑶族的舞火狗等各种文化活动盛行,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惠州的“李家拳”是中国武术中南拳的五大拳种之一,惠东的“平海渔歌”名扬神州,龙门的“农民画”被誉为中国三大民间画之一,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一朵奇葩”。此外,还有葛洪文化、东坡文化等。三是红色文化。主要有东征纪念公园及纪念馆、高潭红色文化、东江纵队纪念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旧址等。四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包括金带街历史文化街区、北门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铁炉湖历史文化街区、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惠东县平海镇平海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基本上形成于明清时期。
鉴于惠州市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理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惠州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从而打造惠州的文化软实力,这既是建设更加幸福的国内一流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为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惠州应有的贡献。
为此,笔者建议,惠州市政府应设立“惠州市人民政府文化研究项目专项基金”。由惠州市政府委托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专门设置“广东省社科规划研究课题:惠州文化研究项目”,向国内专家学者进行公开招标,由惠州市财政提供与广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研究项目等额的资助经费。并与中标的专家学者签署协议,其研究成果与惠州市人民政府共享知识产权,其专著出版由惠州市财政提供全额资助,并要求在出版专著封面的显著位置标明“惠州市人民政府文化研究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 上一篇:建设“共同体” 促进惠州乡村振兴
- 下一篇: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实现“五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