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生命哲学
——读《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时间杂学》
高尔基曾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时间,有什么样的特性?如何去理解和把握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时间?科普读物《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时间杂学》,深入潜入时光的深处,用科普的视角,针对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有关时间的话题展开分析,并用浅显的语句,一一给出了答案,让人在若有所思中受益。
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梦想着能早一天长大,老是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一下变了,时间就像长了脚似的,不知不觉中一天、一月、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让人感慨万千。相似的感觉还不止如此,比如,一门心思沉浸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时间总过得飞快;而一旦陷入无趣和无聊的琐事里,分分秒秒竟又变得是那么的长……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妙的心理困惑?对此,日本资深编辑、作家久我胜利在搜罗了与之相关的46个有趣的问题后,展开了深入探讨。从诸如“一碗泡面为什么要等3分钟?不同的动物会感觉到不同的时间吗?是否可以通过‘虫洞’回到过去?”等方面,从心理学、哲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多学科的角度进行了诠释。
作者在著作中,首先传递了这样一种生命哲学,分享时间的奥秘,就是分享生活的乐趣。秉持这种生活态度,可以延展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拓宽其生命厚度,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长河里,迸发出更多的人生光彩。而且,科学已经证实,人们对时间节奏感的把握,是因人而异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小时候觉得时间过得慢,而年长以后又觉得时间过得挺快的基本缘由。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善待光阴,合理地学会驾驭好时间。
本书还从时间与人类关系的层面,探究了时差、生物钟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正如不同的动物会感知不同的时间一样,人类对时间的感知也千差万别。就生命个体而言,其实每个人的大脑里都安装着一台“计时器”,它调配和指挥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并按照固有的节律,昼夜不停地运行。而从人类历史学的角度而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然会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进而螺旋上升的过程。简言之,只有遵循这种客观规律,才能促进人类的生产生活步入良性循环之境,反之,急功近利,不遵循这种时间规律,必然会在欲速则不达的窘况下,遭受到时光的无情惩罚。
值得一提的是,全书还从宏阔的视野探索了宇宙和地球的年龄,追溯了全人类的生命历史,并用科学原理告诫人类,时间是不可逆转的,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一台真正的时光机,能载着人们回到往昔。
从这个意义上说,往事不可追,未来不可知,唯有把控好现世的每一分每一秒,平凡的生命才会活出应有的精彩和美丽。
(刘小兵)
- 上一篇:为人处世的镜鉴
- 下一篇:“红楼艺梦”主题展览在荷兰海牙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