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知识结构 促进知识融合
《如何高效学习》倡导整体性学习方法,提高知识跨界利用能力

当今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如何高效处理信息、去芜存菁、整合知识,成为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一环。加拿大“学习大师”斯科特·扬从其亲身的各种体验出发,总结出整体性学习的众多策略和方法。他的这些思考结晶,汇编成《如何高效学习》(中文版译者程冕,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相信能够给读者带来启迪。
建立知识结构和模型,打通知识间的“高速公路”
“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就是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就是建造一座设计良好的城市。所以建立知识结构时,你的目标就是在各种知识之间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着眼于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作者非常看重整体性学习在促进高效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在作者看来,善于学习者会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会导致不同的效果。据此,作者把不同的策略综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性学习”思维和概念。之所以称为整体性学习,是因为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一些事实,需要全面地认识学习。善于学习者并不认为学科之间的界限那么清晰,他们喜欢将知识视为整体,也容易将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整体性学习,能够很快地整合新知识。作者指出,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让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这些知识网络使学习者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联系。创造的联系越多,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根据自身丰富的学习经验,作者将整体性学习分为获取阶段、理解阶段、拓展阶段、纠错阶段、应用阶段、测试阶段、找出薄弱环节等众多环节,提出了结构、模型和“高速公路”等三种观点。
结构就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知识,好像思想中的一座城市,在城市中有很多建筑物,建筑物之间有道路相连,有些建筑高大而且重要,与城市中的其他建筑有上百条路相连,而其他一些无关紧要的建筑,则只有少数泥泞的小道与外界相通。这就是结构。如果说结构是整体性学习的门户,那么模型就是开门的钥匙,模型是简化的结构,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知识最核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延伸出更多知识。此外,结构里有很多路将建筑连接在一起,需要增加的是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即结构与结构之间的联系。“高速公路”作为参照物可以连接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在专业交叉的领域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
注重“工夫在诗外”,加强能量管理、时间管理等
如果说整体性学习更为重视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那么“超越整体性学习”则更加注重“工夫在诗外”,强调的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外在条件。比如能量管理、时间管理、批量处理和学习资料的组织等。作者说,要促进能量管理,必须增加能量储备,每一天抽出40分钟来锻炼身体,每晚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多吃粗加工食物,让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其次是采用循环式作息计划,让学习者适度放松,让注意力更集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再如,要做好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最大的敌人是拖延症,抵抗拖延症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将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列一个清单,每天晚上检查,适当分配工作量。此外,要学会批量处理,将同类的、零散的工作集中在一起完成;提高组织性,将所有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随时记录,坚持清单记录等,很好地查漏补缺,保持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作者还提供了以下有益做法:第一,指读法,使用手指让眼睛停留在要阅读的地方以聚精会神;第二,积极阅读法,关注阅读要点、学会拓展和应用;第三,笔记法,减少笔记内容,增加各种联系或图表,变得更具整体性等等。这些方法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可以促进高效学习。
(李仁平)
- 下一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