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花生
□钟爱萍
一过白露,广阔无垠的花生田里,又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农户们纷纷忙着收获花生。这个周末,应父亲的邀约,我携儿女前往乡下老家,共享拔花生的乐趣。
这日,天蓝云白,风清露凉。我和孩子们,像离笼放飞的小鸟一样,兴致勃勃,尽情飞奔着。脚下,是一个又一个欢快的脚印;眼前,是一顷又一顷绿油油的花生地;风里,是一阵又一阵独特的花生清香……
花生,又唤作“长生果”,是我国一种常见、且食用广泛的坚果。其外壳呈黄色,粗糙的,凸凹不平的,有无数条纵横交错的条纹,织就成小小的蜘蛛网;其花疏密有致,形如一只黄色小蝶,朴实而不失鲜艳,可爱而不失俏丽;其果饱满,裹着层薄薄的红膜,瞧着甚是乖巧。
走着,到父亲的花生地里去。父亲背着箩筐,肩扛锄头,轻车熟路地带领着我们,他亲作示范,身子半蹲着,一把抓住了花生的茎部和叶子,用力一扯,便把整株花生秧连根拔起,然后轻轻抖掉泥土。那一个个、一颗颗、一串串金灿灿的花生,摇晃着,像铃铛似的,晃动了一股淡雅的花生香味,晃动了一缕泥土的馨香,久久萦绕,沁人心脾。父亲一边拔,一边教导我们,我们也不甘示弱,有样学样,不慌不忙地拔着花生。
不一会,在父亲的带领下,在我和孩子们的努力下,被拔起来的花生秧,竟堆垒成了一座小山包。我回头一望,不禁心生欢喜,果然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孩子们精力旺盛、欣喜若狂,倒将拔花生当作了一场比赛。他们跟在父亲身后,挪着步子,向前,再向前,左右手齐使劲,麻溜地把花生秧拔出来。拔了好一会儿,还没决出胜负,他们索性往地上一坐,将花生从根部摘下来。霎那间,那沾满泥巴、饱满结实的花生果实,便在他们的手里跳动着、翻滚着。这番充满天真烂漫的拔花生初体验,真是童趣十足,无形中教育了孩子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珍惜粮食。
不禁想起儿时,也是这样的秋收时节。父亲领我到田里帮忙,那会还小,不懂得怎么拔花生,常常是用力过猛,一不留神,便把花生秧拔断了,独留可怜的花生们待在泥土之中,欲出不得。父亲也未怪我,反而是拿锄头轻轻一翻,将花生们找回来。还拍拍我的头,笑道:“傻女儿,力道适中就好,拔花生,可不是老牛拔草哩。”我听着,憨憨一笑,随即动手拔花生。这回,我小心翼翼,力度也是恰到好处,拔出来的花生既好看,也没落下的。
每一次拔完花生,勤劳的父亲都会蹲在水池旁,仔仔细细地清洗裹着泥巴的花生,然后躲进厨房,架锅烧火,好一阵忙活。随着缕缕炊烟飘逸而出,父亲也已捧着一大盆刚刚出锅的盐水煮花生,欣然站在我们的身前,仍是双颊通红,仍是笑容满面,热情招呼着我们品尝。在热气腾腾的烟雾中,我恍然嗅见花生的醉人醇香,我恍然瞧见父亲老去的容颜……
我爱花生,爱花生的朴实无华,爱花生的默默无闻,更爱和父亲一起拔花生!来年秋收,我们再次相约,一起拔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