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巅 云之上
□林秋萍
金秋何处角色好?在山之巅,在云之上,在南山角峰,在角峰畲族村。到畲族村看梯田、听天籁、摘云霞、闻花香,来一场怦然心动的体验……
惠东南山角峰的梯田,早就声名远播,角峰畲族村,为惠东县九龙峰旅游度假区长坑村下辖的村民小组,位于惠东县南山山脉下,海拔400多米。角峰畲族村历史悠久,至今约200年的历史,村内自然景观秀丽,物产丰富,在这如诗如画的秋日,我们一行人为这神秘的畲族文化而来。
畲族的文化,畲族村的梯田,都带着神秘的色彩。已在深秋,友人说,再不上去,就看不到梯田稻谷了,就要等明年。不能总是错过。
也许是听到了大山的召唤,也许就想一探梯田的奥妙。我们沐着朝霞,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看青山粉黛,听溪水淙淙,好不惬意。飞驰在顺畅的硬底化的盘山路上,突然之间,所有的繁杂事消失无踪,眼前浮现出一片金灿灿的梯田,以及缥缈的云和雾。突然间,从来没有过的想依恋大山,是那样迫不及待地想一睹角峰村的芳颜。
来到山上,友人联系好的退休村干部已等候多时。看到大步迎来的这位村干部,我脱口而出:“您就是老村委会主任?”“正是本人!”“噢!”这和印象中的“老”相差甚远,完全可以再多干几年啊。他不显老,可能和这“茶”有关,或与其他有关。坐在他家中品茶,氤氲的茶香弥漫四周,或许朋友们也和我一样的心情想一探究竟。
茶越来越浓,时间尚早,还不到饭点时间,慢悠悠坐在这个云雾缭绕仙气飘飘的大山上品茶聊天,你想想,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老主任就从炒茶说起。听说这儿的茶好喝,百闻不如一品。角峰畲族村民采取的是人工炒茶,用专用大锅和荔枝柴猛火炒,一锅炒至8小时,没想到一个炒茶就那么隆重!角峰村炒制的畲家山茶口感厚重甘醇,清香扑鼻,香味持久,回味无穷,果然名不虚传。
老主任对畲族村的过去和现在如数家珍。他说,角峰畲族村现有耕地约100亩,山林约1550亩,村民有34户170多人,聚居人口主要有盘、蓝两大姓氏,是惠东县少有的畲族聚居村落之一。在他家午餐后,到下午时分,我们看到了袖珍梯田,老主任说,袖珍梯田是历代畲民赖以生存的根基,洒满了角峰畲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智慧和血汗。这一块块的梯田真是奇妙啊,它就在山腰之间,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向上分布,犹如艺术家描绘出来的画卷。梯田边上清冽的潺潺流水,从山上沿着下方山谷流动,成为梯田的浇灌水源。
老主任好像在说着一个陈年的故事,他说,每年稻谷丰收时节,观景登山游客都会蜂拥而至,人流络绎不绝,就为了一睹梯田盛容美景。
此番美景与时光最不该被错过和辜负,它真是美啊,与云霞同美。角峰村的美并不只是视觉上的美。当地还种植了大量农作物,如荔枝、龙眼、芭蕉等水果,且味道鲜甜。由于果树扎根深山多年,产出的果子尤其鲜美、口感上佳。还有“畲家酿黄酒”是畲民过春节的必备酒水;采摘野果酿的“果酒”口感独特,是畲民日常迎宾接客常用酒水之一。村内仍传承蕴藏丰富的畲族民俗风情文化,婚嫁、祈福、祭祖等畲族传统习俗礼仪仍流传至今,如拜“鸡公王节”就是一个畲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大年初八是畲族村民“拜鸡公王”的日子。传说“鸡公王”是畲族先祖“狗头王”的军师,他当年襄助“狗头王”一臂之力才擒杀了番王,故而“鸡公王”在畲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是畲族主要的神祇之一。“拜鸡公王”的活动热闹隆重,村民们穿上颜色鲜艳的畲族服装,在一名畲族称“公名”的长者主持下进行祭拜仪式。“公名”是畲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全体畲民在“公名”的带领下,从年初八凌晨开始“拜鸡公王”,一直到年初九凌晨结束。听来很是神秘。
喝罢独特的畲族炒茶,品罢他们的“畲家酿黄酒”,感觉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特别飘逸。傍晚时分才恋恋不舍驱车离开。回头眺望,角峰畲族村已隐匿在群峰之中,隐匿在山之巅云之上,这里有梯田、炒茶,有酒和果木,还有传说,有近200年的历史文化,其魅力无穷无尽,其祖先也带着神秘面纱在等着他的后人以及一些有趣的灵魂去品读。这么一想,我觉得我一定还会再来、来很多次。我悄悄跟角峰山许了诺。
天已黑,要下山了,下山总感觉特别快,一下子就老远了。再回头望望,角峰村就隐在山之巅、云之上,若隐若现,一眨眼就脱离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