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峰梯田

□曾宁

惠州日报2022年11月20日

听闻惠东有片角峰梯田,于是我慕名去了。

角峰梯田位于多祝长坑村南山山脉,海拔400米左右。这里山势虽不算高,但山路却陡峭弯急,没一定的胆识和驾技,还真不敢驱车直达山顶。我们的车行至半山腰,担心半坡熄火,便寻一阴凉处停靠,而后下车,悠然地徒步前往。

深秋的山野风清气爽,这里没有疫情围城的压抑,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哗,唯有连绵的群山,静静地依偎在高远明净的蓝天白云下,逶迤起伏,层峦叠嶂,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弯弯山路盘旋而上,淡淡的云雾在山涧轻轻悠悠地漂移。转过几道弯道后,忽见前方山谷有零落稀疏的村民房舍散落其间,放眼望去,颇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深秋意境。于是加快脚步前行,刚进村口,就闻鸡鸣狗吠声夹带着一丝丝润湿的空气扑面而来,一个简陋孤独的村落便豁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是一个“靠山吃山”的畲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小村庄,整个村子只有十多户村民。不知从何时迁居在此落户后,他们的祖祖辈辈为了生存,便开始在山里开垦梯田,种植水稻,以此维系着族人的繁衍生息。年复一年,梯田成了他们安家立命的根本,而他们也在方寸梯田上,书写了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大地风流。

其实,梯田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国来说不足为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耕种,只要有山的地方,就可能有梯田。角峰梯田就是这样,它依托大自然的“恩赐”,随山势地形变化开垦,周边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围砌而成。这数十亩、上千块梯田,面积普遍在0.1到0.5亩之间,梯高落差基本在1米至1.6米之间。与龙脊梯田、元阳梯田相比,角峰梯田虽然在规模和气势上略显“袖珍”,但在野性和韵律上,却不失精致玲珑的秀美,依然可以给人带来一种视觉的冲动和心灵的陶醉。

登高俯瞰整个村庄,只见依山蜿蜒的梯田阡陌勾连,层叠起伏,层次分明地分布在山坡沟壑间,在正午暖阳的映照下,掀起一波一波的金色稻浪,就像铺陈在天地间的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而那一株株稻穗,又好似一个个自由自在的音符,随秋风的弹奏,在弯弯曲曲的田埂勾画的五线谱上欢快地跳跃,演绎出一首首希望田野的丰收乐曲。

纵观这片节奏与层次交错、曲线与韵律呼应的梯田景观,我不禁顿生赞叹!因为,这不仅是梯田兑现的美丽承诺,更是村民收获的丰收喜悦。由此,我联想到勤劳智慧的劳动者,正是因他们的辛勤劳作,才有了世间美好的一切。因此,我们观赏梯田,不仅要观赏其外在的壮美,更要看到壮美背后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这才是梯田真正的灵魂所在。

踏着秋风,我穿越在梯田的美丽间。图片由曾宁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