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支招惠州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
继续深挖“东坡寓惠”特色文化内涵

座谈会现场,与会人员为东坡文化传承发展建言献策。
近日,惠州“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专家座谈会在惠州苏东坡祠景区东坡纪念馆二楼多功能展厅举行,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等20多人参加座谈会。与会人员从东坡寓惠遗迹保护利用、传承创新、文创开发、多地联动、成果共享方面进行讨论,共同探索东坡文化发展新思路。
加强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研究平台建设
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顾问、苏学专家王崇勋认为,传承和发展东坡文化、讲好东坡寓惠故事,需要更多的载体,提议创建“三个地方”和“三个寺庙”。三个地方,即水北荔枝浦,展示东坡亲民爱民形象;鳄湖放生池,展示其崇尚自然、生命至上的思想;钓矶石,展示其休闲的生活面貌。三个寺庙,即嘉祐寺,利用东坡小学搬迁之契机重新打造利用;恢复栖禅寺,提升朝云墓的内涵;恢复佛迹院,讲述东坡与汤泉的故事。
“惠州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去着力。”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名誉会长王启鹏说,硬件方面,要加大嘉祐寺、大云寺等寓惠苏迹的保护利用,借鉴永州柳子家宴,开发更多的东坡宴,让东坡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软件方面,则要在加大普及型东坡文化推广的同时,加大专业性研究力度,如定期举办高层次、高规格的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助力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申东城表示,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需要加强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平台建设,以形成合力,同时要发挥专项功能,提升东坡文化研究的力度和广度。此外,联合国内相关苏学研究团体,共同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还应推出“一市一品”的特色项目,如教育方面,开发东坡诗词教本。
惠城区政协学习和科教文卫体委主任巫志华建议推动东坡文化有序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在观念上要让东坡文化走出“小楼”、走进大众,让东坡文化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策略上,对东坡文化的推广应该有个总体规划,行动上则以小切口进行,逐步推进,做到“知、信、行”;技术上,应该博观约取,将东坡文化转化为市场产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组织实施好东坡文化传承工程
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坡文化的挖掘与传承。2018年,惠州苏东坡祠建成开放;2020年,新的东坡纪念馆也落成开放,成为惠州新的人文地标。惠州苏东坡祠、东坡纪念馆已成为海内外苏东坡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打卡点。
市博物馆副馆长钟雪平介绍,2022年12月,市博物馆举办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惠州市博物馆藏东坡文献史料特展》,受到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及游客关注,目前,该展览借助广东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平台正在全国巡展,吸引更多人关注东坡文化,认识惠州、爱上惠州。同时,惠州市博物馆已在惠州苏东坡祠东坡纪念馆筹建东坡文献史料信息中心。
就在上月,惠州举办了首届东坡粉丝大会暨2023惠州东坡文化旅游周,邀请国内知名东坡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召开了“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研讨会,深挖东坡寓惠内涵,打造岭南文旅IP,还推出东坡家宴以及系列文创产品,依托东坡寓惠遗迹,开发多条东坡研学路线。
惠州市东坡文化协会代会长张德辉表示,该协会长期致力于东坡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弘扬,展现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如组织专家研究东坡文化,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协会将进一步拓展渠道,创新形式,充分激活专家学者人力资源,开发东坡文旅项目,以更好地传承推广东坡文化。
据悉,接下来,惠州将围绕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继续深入挖掘“东坡寓惠”特色文化内涵,进行深入调研和撰写调研报告,组织实施好东坡文化传承工程,焕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活力。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刘巧朋
- 下一篇:“苏轼的诗歌成为永恒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