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秋分
□汪小科
秋分,是“昼夜均而寒暑平”的分秋之时。它令万物由绚烂归于平和,由勃发走向深隐,却给了人间最暖的力量……
秋分,使人怡情悦性。时至秋分,纵然枯叶飘零百花残,万物也开始走向凋零,但漫步于街头、湖边,仍可窥见枯叶苍劲、残荷迟暮的晚秋余韵。
步入田野,还可见到稻穗飘香、遍野金黄的金秋盛景。虽然到了秋分,阳光渐少,气候渐凉,但人们也乐于信步闲游,去观赏红枫绚烂、荻花摇曳的动人美景,感受大雁齐飞、鹭鸟低旋的秋情画意,品味菊黄蟹肥、瓜甜果鲜的秋间真味。
即使再“悲秋”的人,也会因沐了一身秋色,尝了一口秋鲜而神清气爽,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许多的闲情逸趣。因为此时的秋天正散发出最温煦的光芒,照亮着世间的一切风物情长。
秋分,使人饱满丰盈。秋分之时昼夜平分,但白天有秋高气爽、风情万千,夜里有霁月清风、天高露浓,将秋色、秋韵唯美平分。清晨,露珠清凉、空气清新,都市里一壶茶、一本好书就能开启充实的一天;夜晚,皓月当空、云淡风轻,屋舍内一盏灯、一份暖意就能安放忙碌的一天。
农家人的秋分过得别有一番风景。农谚有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忙完秋收,还未来得及享受晨露清风,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劳作:拉犁耕田、种植苗麦,生怕辜负了这大好的光景。这时的秋天,呈现出一派催人奋进的盈暖姿态。
秋分,使人沉稳持重。秋分之际,自然界的阳气在由疏散向敛藏转变。因而人也宜蓄积内守之阴气,休养生息,以备冬寒。简而言之,秋分时由动转静、由躁渐稳。
应时节规律,我们还须抛开世间纷扰,静心养性,接受生活中的好与坏,将人生的各种体验化作生命的滋养,审视自己、认清自己后积聚能量,蓄势待发。这样,即使冬寒抱冰,内心也依然从容自若,生活也依旧平静安暖。
读懂了秋分的人会变得成熟练达、稳健持重,生命才能迈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秋分的节令果实温厚谦逊、古雅朴茂,它隐于繁华、静于喧嚣,却怀天地之仁润养万物、惠泽众生。它让我们在经历中成长,在磨砺中成熟,在读懂生活后更加热爱生活,不惧岁月匆忙,不负流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