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似锦
□陈文端
今天的晚霞特别美,我站在阳台,被天际那一片迷人的绯红美醉了。如果说一天犹如人的一生,那这时的天空,就像一个慈祥的老人,脸色红润,心情宁静而喜悦,因为他度过了充实而有所为的一生。
想到最近见过的几位矍铄老者,觉得他们就像这样一抹晚霞。
那天我陪一位学画画的朋友去拜访一位老画家,老画家年已古稀,每天都在工作室里作画不辍,四壁挂满他琳琅满目的作品,案台上摊开着墨迹未干的新作,他边给我朋友讲画边信手涂鸦,话音一落,几条栩栩如生的游鱼跃然纸上,我们佩服不已。他每日写写画画不亦乐乎,在水墨丹青的世界里自由挥洒,成就斐然。他的工作室位于惠城老区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画室门口的阳台花草葳蕤,阳台外几棵婆娑大树营造了一个静谧清新的绿色世界,小鸟在树丛间欢乐啁啾。简朴的室内墨香四溢,书香脉脉,茶香袅袅。置身于这样一个清幽雅静之地读书作画,身心是多么恬适丰润,我在这里感受到了久违的宁静和美好。
今年春暖花开时,接到一位文友的电话,他说林科所有一个姓蔡的工程师,是我的澄海老乡,出了一本书,写得挺不错。特别是关于潮汕风土人情的篇章,令在潮汕生活过的他倍感亲切。他说我也是潮汕人,应该会喜欢这本书,问我要不要见一见这个作者?林科所,姓蔡,我立即想起20世纪九十年代,我们一群惠州新客家人经常在我的老乡家聚会,记忆里是个诚挚友善的人,我对他颇有好感。我想十有八九是他了,就爽快地说:好啊。在一个早晨,大家相约喝茶叙旧。当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眼前,依稀可见是当年那个蔡叔的模样。蔡叔也还记得我,说出了我当年的工作单位。叙谈中,知道蔡叔也是一个文学发烧友,工作之余笔耕不缀,是市作协会员,同在一个圈子里却因各不相知而一直失之交臂,实属遗憾。
告别时,获赠蔡叔的文集《花蹊集》。我读得津津有味。当文章中出现那些熟悉的村名:龙田、北陇、冠陇、沙坝、渡头……这些村庄是我老家村庄的左邻右舍,我顿时如归故里,便一头扑了进去,读了一篇又一篇,如同品尝了心心念念的家乡特色美食,吃得开胃,舌有余甘。读别人的文章,欣赏之外,也有比较和学习。我也时常回老家看看,然而我所熟视无睹的一切,蔡叔却以优美的文笔和丰沛的感情,描摹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潮汕风情画。一样小时生活于潮汕农村,然而我对于周围的一切,总是视而不见,蔡叔却能写出《鹅母伯娶亲了》这样充满潮汕特色、生活气息浓郁的小说。
虽为业余作者,但蔡叔的水平一点也不业余。他文学素养深厚,潮汕题材的文章之外,他是个多面手,取材广泛,体裁多样,样样拿得出手,表现不俗,文如其人。难得的是,他对本职工作也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是业务骨干。还能将一块文学自留地经营得如此花繁果硕,并在八十大寿到来之际,为自己送上一份大礼——多年心血结集成书。这是发自内心的对文学的热爱。
想起我最近的川西之行,车在崇山峻岭的缝隙之间曲折行进,一条冰清玉洁的溪涧一路相随,我想,文学就是蔡叔心中一道这样的清流,这样的清流灌溉的生命土地,别有一番宁静优美的风景。做一个认真生活的人,简单而丰富的人,我想蔡叔做到了。
真美呀,天空那一抹绚烂的晚霞。
- 下一篇:中国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