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与成长之旅。改变,是人生旅途中最富挑战性的课题。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杨航征教授在《改变》一书中,通过总结自己长期生活、读书、思考以及担任大学教师和从事行政工作的人生感悟,以学思践悟、能言善行、积极思维、人际交往和用心做事五个章节,分别从认知、情商、心态、人际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人生的成长之道。
该书充分聚焦社会生活,展现了当代人的真实困惑,力求把理论原理、人生哲理与生活道理有机融合。这本书深入生活细节,作者于生活点滴间展示了如何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要改变生活,关键是要改变自己。”作者认为,当我们自己开始改变的时候,一切都会改变。人的改变最关键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思维方式改变了,行动就容易改变。具体而言,有三条途径:读书、思考和实践。首先要善于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养成“成长型思维模式”;改变自己,还要经常自省;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实践。书中,作者提到,个人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的途径,除了自省,就是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但是,批评通常会使人感到不快。因此,我们要客观认识批评,认识到批评我们的人大多出于善意,因为,如果是“烂泥扶不了墙”,别人一般也不会批评。因此,要感激批评我们的人,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改正错误,那么,受到的批评越多,失误就会越少,进步就会越快。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读书、思考和实践,更重要的是在工作、生活中,在人际交往中,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作者思路清晰,善于总结,将亲身经历、身边事例信手拈来,从小事情中悟出大道理。例如,作者指出,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常口无遮拦,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末了,还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语言上的伤害本质上是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礼记》有云:“君子约言,小人先言。”意思是君子谨慎说话,小人妄言妄语。因此,常妄语的人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另外,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他人的看法和态度常常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它可能使我们兴高采烈或者心情沮丧,甚至由此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超出实际的感觉称为“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简单来说,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在意你。因此,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不必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也不需要一味寻求他人的认可,我们坚持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走自己认为最好的路。适度培养自己“被讨厌的勇气”,勇敢地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
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内容趣味十足,思想深刻,可读性强。读书中的文字,感觉在和一个老朋友交谈,作者以微小的视角、独到的见解,认真审视生活、关切社会方方面面,通过自身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深度的思考,给每一位渴望成长的人提供颇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建议。作者聚焦现代人的真实困惑,从人生意义、思想方法、生活适应、职业发展、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颇具启发性的探讨,引领人们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勇于识变、应变、求变,开创有意义、有高度、有追求、有品位的人生。(周宇)
- 上一篇:把书放在触手可及之处
- 下一篇: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