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岭南书院文化发展与人文湾区建设

2024岭南学术论坛聚焦岭南书院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惠州日报2024年12月07日

11月30日,2024岭南学术论坛“岭南书院发展与人文湾区建设”专场在惠州学院举办。 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11月30日,2024岭南学术论坛“岭南书院发展与人文湾区建设”专场在惠州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研究院所专家学者、15家书院经营管理团队共150多人参加论坛,就推动岭南书院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展开深入交流探讨,积极为岭南书院发展与人文湾区建设建言献策。

积极推动岭南书院保护传承创新

本场论坛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惠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惠州学院、惠州开放大学、惠州市东江书院承办。活动得到岳麓书院中国书院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惠州学院科技部及政法学院、厦门筼筜书院、深圳孔圣书院等单位的支持。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曾赠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这是广东省社科界积极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一次重要学术活动,对推动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牢牢把握岭南书院“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文脉传承的重要高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新人培育的重要载体”的定位,推动岭南书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世界级人文湾区。

惠州学院副校长魏晓慧介绍了惠州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教育教学成果,期待本次论坛不仅仅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更是一次促进合作与友谊的契机,希望学者们共同开展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合作,为人文湾区建设贡献岭南智慧与力量。

惠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吕淑欢表示,岭南书院作为岭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是教书育人之地,更是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殿堂。惠州文脉的发祥地——丰湖书院,历经700余年,文脉延绵不绝,被列为全省重点打造的10个岭南书院之一。惠州将积极推动岭南书院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文脉传承的重要高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新人培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岭南书院在弘扬历史文化、赓续城市文脉、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中的重要作用。

为人文湾区建设源源不断输送精神养分

本场论坛设置主旨报告、主题发言与分组论坛三大环节。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邓洪波作了主题为“中国书院的历史及其思想文化作用”的主旨报告。他表示,千年书院,其命维新,书院是中国文化、教育、学术制度创新的典型,东方文明以教立国的典范,更是人类文明教育模式的独特呈现,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更是新时代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活化石。

世界孔子后裔联谊会会长、曲阜孔子书院执行院长孔众先生着重讲述AI时代人类的发展方向及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他表示,“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人类”,如何用内在智慧去创造生命的价值,通过探索生命的真理、了悟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使人类告别迷茫、困惑、纠结。

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厦门筼筜书院创院院长、朱子书院创院院长王维生则表示,进入新时代,岭南书院要积极赋能人文湾区建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岭南智慧。

中山大学哲学系原系主任、教授、全国新儒商团体联席会议秘书长黎红雷作了主题为“企业书院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功能”的报告。他认为企业创办书院,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工商文明,具有重要作用。

深圳孔圣书院院长、深圳三和国际集团董事长张华则着重分享“企业书院与经营智慧”,他以自己的企业发展和书院运营为例,现身说法,倡导每一家卓越企业都应成立企业书院,每一位企业家都是企业书院的院长,成为儒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在主题发言环节,围绕“岭南书院发展与人文湾区建设”大主题,邀请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李绪柏,惠州日报社融媒体指挥中心主任、惠州文史专家严艺超,惠州学院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副教授李冰雁,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榕青等与参会嘉宾分享了明清广东书院历史、岭南书院学术流派等重要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岭南书院历史源流探讨”“岭南书院文化传承发展与人文湾区建设”两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和学者以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严谨的数据分析展示最新的研究内容,探讨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成果,共话岭南书院发展与人文湾区建设新路径。

据介绍,2021年广东省启动第一批10个岭南书院建设以来,岭南书院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逐步成为文化客厅、文化高地、文化传播平台,在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岭南书院将以深厚文化底蕴为基,以创新发展为翼,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途上继续前行,为人文湾区建设源源不断输送精神养分。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通讯员陈泽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