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爱的人

□端正

惠州日报2025年01月30日

不知不觉,我已过了36个端午节了。其中很多记不清了,不过有那么一年端午节,我终生难以忘怀,那时,我大约6岁。

夏初的农村,屋外一片漆黑,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剩下的全是蚊虫、青蛙等奏响的田园乐曲。天气闷热无比,飞蛾和蚊子围着油灯转。泥墙瓦顶的厨房里亮着油灯。祖母将柴火放进炉子里烧水,传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一阵火光偶尔把厨房照亮,然后一阵烟随风散开,气味呛得人眼泪直流,光线瞬间暗了下来,被烟熏黑的土墙显得更黑了。母亲在狭小的冲凉房里裹粽子,蚊子不停地在她旁边嗡嗡叫。

当时年纪太小,我睡到两眼惺忪走进厨房时就看见了上述场景。因为厨房太小,母亲就把几个大大的竹盘放在过道上,上面已经摆放了不少裹好的粽子,祖母每隔一会就把粽子往大锅里倒,打开锅,热气缭绕。母亲只能在冲凉房工作,借着余光,她弯腰从竹筐里取出泡好的米,然后放在卷成倒三角漏斗形的粽叶里,严严实实地裹住,最后用绳子系紧。

我清晰记得,虽然冲凉房狭窄,还有蚊子不停叮我,但我就是固执地挤在母亲身旁,看她裹粽子。母亲骂了我好多次,叫我回去睡觉,但我就是不肯离开,直到母亲把全部粽子都裹完才走开。

作为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那一夜,我痴痴地守着两个我心爱的人,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她们劳作的身影,体会她们的疲惫和不易。

岁月不仅像小偷一样偷走了我很多记忆,还像魔鬼一样偷走了那两个我最敬爱的女人。

每当端午节,我便忆起那年那晚,那次痴心的守候,那个成为我既美好又伤心的场景,铭记在心挥之不去。30年后印象还是很深,但30年来我都不敢用文字描述。

人生的光阴匆匆,几十年的光景一晃而过,总有一些人,即使她们已不在人世,但她们的音容相貌总会时常在你眼前萦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