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农商银行

拥抱金融科技 奋进千亿银行

2021年10月18日惠州日报专题
字号:T|T
    惠州农商银行小微信贷系统正式上线。

惠州农商银行小微信贷系统正式上线。

    惠州农商银行首届信息科技日活动。  本组图片由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惠州农商银行首届信息科技日活动。 本组图片由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今年10月15日,是惠州农商银行首届“信息科技日”。以后每年的10月15日,将定为该行的固定节日,旨在以科技创新激活“双千亿银行”发展动能。

在时代“风口”中奋楫而行,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作为一家扎根惠州近70年的本土银行,惠州农商银行在金融改革创新的澎湃浪潮中逐浪而上,立足自身定位,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全方位构筑金融科技生态,为金融服务插上“科技翅膀”,为普惠金融注入“数字活力”,运用科技赋能打造“有温度”的农商银行。

创新引领

拓展普惠金融覆盖面

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产物,但其本质仍是金融。惠州农商银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通过金融科技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借助科技力量打造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拓展金融服务的空间可及度,使金融“活水”更好地滋润“小微”“三农”。

“没想到我随口提了一下,你们真的就上门来服务。”近期,惠阳区三和街道全坑村村民黄先生紧紧握住惠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谢文献的手连连道谢。原来,黄先生在后山的果园养了一些“走地鸡”,主要供应村里几家饭店和周边村民,急需一笔钱作为启动资金。在网格化走访过程中,全坑村网格员谢文献了解到相关情况,便立刻前往养殖场实地考察,并现场为黄先生设计了5万元的初步贷款方案。

“人在网中走,档在格中建,格格有服务”,上述场景是惠州农商银行推行网格化服务的一个缩影。这背后,依靠的是该行以普惠金融服务为根本出发点,打造的一款具有区域特色的网格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普惠、分散、流动、服务”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农商行人缘地缘优势,为农区客户面对面建档入户,提供点对点金融服务,做深、做实、做细农村市场,做到知民、便民、惠民,有效提高农村金融的质量与密度,破解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供求错位与结构不合理、服务效率底下等难题,做老百姓身边的社区银行。截至9月30日,惠州农商银行网格化建档45.70万户,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金融的服务力度,为普惠金融融入更多内涵,有效构建银民互融的和谐景象。

智能化赋能线下渠道的同时,为更好满足三农群众和小微企业需求,该行致力于构建线上金融体系,持续加强“渠道、产品、平台、运营、风控、数据”高效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建设,推进普惠金融业务转型升级,拓展普惠金融覆盖面。

如为进一步提升“三农”和“普惠”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逐步实现小微客群“信用通、信贷通”的目标,惠州农商行启动了小微信贷平台建设项目,探索以“大数据”挖掘“小信用”、以“数据跑”替代“客户跑”,驱动小微信贷业务全流程线上管理,并依托线上申贷平台,推出了有针对性、个性化、定制化的多款金融产品。该平台是一套“多产品、多渠道、一站式”的小微信贷支撑平台,有效提高了信贷办理效率、金融服务水平以及客户体验感,满足“三农”、小微客户等群体的金融需求,为“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打造线上线下互为融合的支撑平台,打通了科技金融支农支小新渠道。

此外,为进一步满足全市辖区农村农业对“资金”“资源”“资产”等管理需求,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该行还牵头全市各家农商行与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合作共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通过建设“三资监管”和“宅基地”产权系统,大力研发以农村宅基地为抵押的涉农金融产品,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助力解决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

科技赋能

提升金融服务便捷度

“只要扫个码、轻轻一点就可以帮孩子校园卡充值了,真是太方便了!”9月开学,市民王女士通过惠州农商行“云缴费”平台,为在崇雅实验学校就读的孩子顺利缴纳了各种所需费用。

为了向我市城乡居民提供贴心、便捷的金融服务,惠州农商行依托省联社银信中心,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整合民生领域的各类缴费项目,创新推出惠民服务系统——“云缴费”,打造涵盖集教育培训、物业、政务、生活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线上线下渠道相结合的便民缴费平台,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轻松缴费,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这是惠州农商银行借助金融科技便民惠民的一幅真实写照。近年来,该行努力践行金融科技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技术与数据双轮驱动创新,重点聚焦便民、惠民服务,着力打造“智慧生活”场景金融生态圈。

该行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便捷度的实践,还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为协助财政局加快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改革进程,增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效率和监管能力,惠州农商银行以提高“政务+金融”民生服务水平为目标,与四个区财政局合作建设惠民一卡通系统,历时3个月,于2020年9月正式投产使用。该系统涵盖补贴项目经办审核、资金发放、监管监督、服务群众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各政府部门补贴资金发放效率,实现对财政补贴资金发放、监管监督、服务群众等方面实现全流程、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与监管,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该系统目前已成功推广至惠城区、仲恺区、惠阳区、大亚湾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截至9月30日,系统共涵盖补贴类型69项,录入补贴领取人22万多户,已成功发放补贴991批次、共计57万多笔。

研发“惠州农商社保卡服务”小程序,实现了为客户提供现场一站式线上申办社保卡服务,实现社保卡新增申办线上化;利用人脸识别、OCR识别、电子签名等技术提供了在线新增申办社保卡、在线查看申办情况、查询客户是否已办卡和办卡银行等功能。目前已累计使用人数超2500余人,通过社保卡小程序进行新增申办社保卡近3000张。

打造智慧社区平台,以物业作为切入点,针对社区和园区物业管理用工成本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低,催收难收缴率低等痛点,以园区的理念构造线上统一开放门户,实现金融、社区、医疗、生活等服务功能,进行金融生态圈建设。该平台包含智慧物管云平台,智慧停车云平台,智慧门禁云平台和智慧支付云平台等4大云平台,助推该行大零售转型发展。

智慧驱动

助力数字化转型发展

无论是建设网格化管理系统,还是启动小微信贷平台建设项目,都是惠州农商银行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一个剪影。而多项业务快速上线的背后,是惠州农商银行不断创新打造的金融科技新基座。

2017年来,在新一届总行党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惠州农商银行紧跟时代浪潮,广纳金融科技人才,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布局力度,把科技赋能作为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能,在金融科技领域积极探索,谱写了地方法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2018年,惠州农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正式成立,短短三年时间里,已从最初的5名员工发展壮大成为40余人的重要部门。凭借省联社构建的“四横八纵”全新的开放共享金融科技服务体系,惠州农商银行牢牢把握金融科技的发展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核心,紧跟本行的业务发展重心,逐步构建了中间业务云和大数据平台开发应用能力,努力打造现代商业银行信息科技体系。

其中,中间业务云平台是基于省联社中间业务云平台进行独立法人租户建设的云平台,该平台以“中药铺”的概念,实现了惠州农商银行地市特色业务功能组件化和应用模型化的敏捷开发模式,能快速构建灵活、稳定的业务产品,对外提供金融服务,满足该行业务快速创新的需要。惠州农商行银行是全省第一家进行中间业务云平台独立自管的法人,是该行信息化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为惠州农商银行地市中间业务自主开发实现0至1的突破。该平台已上线了公积金、保证金、住房维修资金、预售房资金监管、三资平台、惠民一卡通批量代发、云缴费等业务。

当下,科技赋能正持续推进惠州农商银行金融服务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为847.77亿元,对比年初增加145.72亿元,增幅20.76%,增速在珠三角农商银行排名第一。各项存款余额673.29亿元,比年初增加115.35亿元,增幅20.68%,存款增速在全市30多家银行机构和全省农商银行均排名第一。各项贷款余额为480.96亿元,对比年初增加91.58亿元,增幅23.52%,增速在珠三角农商银行排名第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冲击下,三项主要规模指标均保持了20%以上的中高速增长,成为全省农商银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凸显了精品价值银行的充沛动力与强大后劲。效益指标逆市飘红,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幅31.31%,在全省Ⅰ类农商银行中排名第一。前三季度共缴纳各类税费3.76亿元,继续保持全市银行同业首位。

金融科技发展方兴未艾,惠州农商银行的探索实践之路不会终止。展望未来,惠州农商行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主动融入金融科技发展潮流,以建设“数字农商”为总体目标,汲取金融科技最新技术和发展理念,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全行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全力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运用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社会民生,打造广东农信体系内先进的科技服务能力,向奋进千亿银行的目标继续前行!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赖敬文 余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