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可以当归

2021年10月27日惠州日报书苑
字号:T|T

乡村是人类寻找和建造的第一个家园,乡愁是人们一直不断书写的庞大文学母题,资深媒体人、作家石俊荣在其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太白文艺出版社2021年出版)中,以一个儿子的切肤感受、记者的独特观察、作家的细腻笔触,向我们描述了一幅色彩并不斑斓的暖灰色调的乡村图景,让我们在轻快诙谐的文字中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于风俗人情中触摸到中国人的文化渊源和精神特质。

诗性语言描述农村凡人凡事

该书是一部故乡回望录,一部乡村在现代文明化进程中的忧思录。书中所选50篇文章,皆是发生在渭北台塬和高原交接的一个乡村的故事。在书中,作者把人生揉进生活,用诗性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有趣的笔触,描述了那个年代农村的凡人凡事和曾经的过往,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书中文字,既刻画了乡土中国的风俗人情与发展肌理,还描摹了广大乡民拥有的坚忍、执著和毅力以及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字里行间尽显生命的质朴,让我们在远望乡村中,追忆心灵归所,感受原始、自然纯净的人性美。书中文字有一种穿透岁月的彻悟感,并把这一种人世洞悉变成插图说明,加上熟悉的乡村照片,让人一见倾心,爱不释手。

故乡为什么引起一代代人的回忆,只因故乡曾为我们点燃生活的希冀,有我们奋斗的印迹。

虽然那时日子清贫,生活艰苦,但人们的心里都装着美好,在他们眼里,“能吃面的日子就是好日子”,“有粮就有势”,“只要能吃到白馍我就很满足了”。这种建立在饥饱之上的纯朴愿望,让他们对幸福的理解很简单。而为了这一理想,他们省吃俭用,发奋图强。即使生活清贫,日子艰难,屡受挫折,但他们还是没有忘记那抹光亮、那缕诗意,因为“人类总是在追求光明,灯在不断更替,光明应该就在眼前。”所以若干年后,他们都走出了故乡,在异乡打拼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而故乡于他们,不仅是童年,是生命,还是祖先漂泊的最后一站,是踏上征途的起点。

故乡让我们找到回归的路

不管过多久,也不管有多远,故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挥之不去,因为那里有亲人、有最真的情感,温暖着我们大踏步前行。

“我们家里孩子多,有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二姨和小姨经常救济我们,偶尔会背一包馍送来,逢年过节还借给我们粮食,我们家里有事一定会想方设法借些钱给我们。”这一种亲友之间的相互帮衬,在《行门户》中更是得到了升华:“行门户是祖祖辈辈织在世间密密麻麻的网,在人口相对固定的农村,行门口是物质和精神上的相互支持,无论喜怒哀乐,都是浓浓的乡情。”这一种浓烈的乡情在《坐席》中最能体现。“喜事也罢,丧事也罢,坐席吃饭这事情,对于人都是秀场。嫁娶的坐席,是男男女女互相让亲戚看;丧事的坐席,是活人借去世的死人,造势给其它活人看”......在作者笔下,故乡是温暖的、可追忆的,值得让时间在书页间定格,让天南地北的朋友乃至后代去了解、遥望、想象的时间与空间。同时故乡也是生长在作者脑海中,滋养其不断地出走、回归、再出走的精神归所,是他的文化血脉之源和不懈前进的动力。

在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今天,故乡常常变成了停留在人们心头的一声叹息。其实,故乡不仅是我们的根,还是一个精神符号,它让我们顺着历史的脉络便能找到回归的路,找到生命的本质。我想这是这本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秦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