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窗口里的诗意与远方

深圳旅游创新示范迈入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年12月10日惠州日报赣深高铁通车五城党媒联动特刊
字号:T|T
    “大湾区一号”“大湾区二号”新型游船相继投入运营。    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供图

“大湾区一号”“大湾区二号”新型游船相继投入运营。 深圳招商蛇口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供图

    ◀锦绣中华、民俗村里“国风”浓厚。    深圳特区报记者邱海彬 摄    ▼欢乐港湾的“湾区之光”摩天轮已成为深圳旅游新地标。    深圳特区报记者邱海彬 摄

◀锦绣中华、民俗村里“国风”浓厚。 深圳特区报记者邱海彬 摄 ▼欢乐港湾的“湾区之光”摩天轮已成为深圳旅游新地标。 深圳特区报记者邱海彬 摄

    ▼欢乐港湾的“湾区之光”摩天轮已成为深圳旅游新地标。    深圳特区报记者邱海彬 摄

▼欢乐港湾的“湾区之光”摩天轮已成为深圳旅游新地标。 深圳特区报记者邱海彬 摄

■深圳特区报记者沈勇

滨海风情雪浪金沙,主题公园历久弥新,创新旅游春笋萌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旅游产业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步入高质量发展坦途。

今天的深圳,不仅成为国人必到的旅游目的地,更被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评为全球十大最佳旅行城市,被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列为全球十大旅游城市之一。深圳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作为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A

创新示范融入深圳旅游“基因”

携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深圳旅游产业成为消费市场的“明珠”。据统计,全市现有旅行社1171家,导游10707人,三星以上星级酒店66家,3A以上旅游景区24家,民宿1450家,旅游从业人员近10万人。早在2019年,全市旅游行业总收入就达到3012.09亿元。

“创新示范,是深圳旅游的最大特色,已经融入深圳旅游的发展基因。”有旅游业界专家如此评价。

2016年以来,深圳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盐田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山区、龙华区分别获评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蛇口太子湾获国家旅游局批准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大鹏新区获评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华侨城集团雄踞世界旅游景区集团四强,华强集团位列世界旅游景区集团第九名,大鹏所城、甘坑客家小镇被评为“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2000余平方公里的深圳,没有大山大水,如何在弹丸之地绘就精彩的旅游蓝图?这让业界惊叹的同时,也带来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思。

“加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无疑是深圳旅游保持常青的秘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注重结合深圳城市特点和优势,从顶层设计、政策体系、产业空间布局等多方面着手发展旅游业。

顶层设计赋与深圳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视角。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专门提出深圳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打造环深滨海黄金旅游带,统筹东部旅游资源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也指出,深圳要加快新大主题公园(乐高乐园深圳度假区)、光明小镇、冰雪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建成金沙湾国际乐园,推动小梅沙片区等旅游景区升级改造,打造城市特色旅游品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完善的政策体系,成为市场力量之外,助推深圳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为抢抓全域旅游发展机遇,深圳研究制定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激发旅游业发展活力和动力,先后出台《深圳市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工作方案》(深府办函〔2016〕106号),统筹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制定《深圳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深府函〔2017〕243号),高标准谋划全域旅游发展;积极实施“旅游+”战略,制定工业旅游示范点评定规范,着力促进旅游与文化、旅游与工业、旅游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更为精彩的是优化空间布局,使深圳旅游如连珠缀玉,步步惊艳。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圳着力打造“一带两极多组团”国际滨海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带”,依托全市近260公里长的海岸线资源、港湾发展条件,打造一流国际湾区休闲旅游经济发展带,主要包括西部100公里都市海岸线、东部160公里生态海岸线;

“两极”,包括蛇口半岛—自贸区邮轮游艇旅游增长极、大鹏半岛—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增长极;

“多组团”,西线滨海都市休闲旅游资源富集带建设成效显著,大空港会展商务组团、宝中都市滨海岸线休闲组团、前海商务休闲组团、赤湾国际文化休闲组团、太子湾邮轮母港组团、海上世界都市文化休闲组团、后海都市滨海时尚购物组团建设初具规模,东线滨海生态度假旅游资源富集带建设稳步推进,东部华侨城、小梅沙、大鹏所城升级改造顺利实施,大鹏半岛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增长极建设加快,大鹏所城世界文化遗产小镇、大鹏海洋公园、南澳滨海特色小镇等规划建设全面开启。

B

深圳旅游常游常精彩

“总有看不尽的风情,总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近日,由于儿子在深圳工作、几乎每年都要来深圳住住的湖南老人周全德坐上“大湾区一号”新型游船,畅游深圳湾,看夕阳下海面的浮光跃金、深圳湾大桥的壮丽宏伟,忍不住连连赞叹。

确如周老所赞叹,深圳旅游又“上新”了:中国首艘五星旗高端邮轮“招商伊敦号”首航。“海上看深圳”游船项目升级为“海上看湾区”,“大湾区一号”“大湾区二号”新型游船相继投入运营,开通深圳湾、港珠澳大桥、前海湾等观光航线;深圳旅游观光巴士投入运营,开行红、蓝、黄3条主题线路,红线以深圳人文为主题,蓝线以深圳科技生态为主题,黄线以展示深圳灯光夜景为主题。每条线路,都在展示魅力深圳的独特视角;“红色旅游”共发布6条红色旅游线路30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让党史学习教育“鲜活”起来。

“充分发挥深圳资源优势,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发挥优势,扬长补短,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体系结构,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序列。”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如此解读深圳旅游的“多元化”。

深圳首创的主题公园旅游模式一度开启中国旅游先河,而现在,做大做强做优成为主题公园们的共同选择。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东部华侨城等现代化主题公园群落正在进一步完善,我市还推动大小梅沙滨海旅游片区、青青世界、海上田园、龙岗中丝园、文博宫、园山风景区、甘坑客家小镇等景点转型升级。华侨城集团旗下公园年接待游客近5000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近4亿人次,稳居亚洲第一,连续5年雄踞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四强,“欢乐谷”荣获国内主题公园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已在全国七座城市建成开放。融创冰雪综合体、乐高乐园深圳度假区开工建设,佳兆业金沙湾国际乐园正式开园运营。

都市购物休闲,是人们在深圳“打卡”的必选。我市打造南山欢乐海岸、蛇口海上世界、罗湖万象城、华强北步行街、深圳湾万象城、壹方天地、盐田中英街、海鲜街等一批热点都市休闲购物综合体,目前全市共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121个,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的22个。实施“深圳礼物”评选,覆盖科技、文创、食品、饰品、传统工艺等门类,2020年评选出“关山月美术馆系列文创”、“深圳博物馆系列文创”等44件“深圳礼物”。

全力融合山海生态与文化度假。深圳打造全国婚庆旅游景点“玫瑰海岸”,累计接待30万对游客恋人,连续8年成为文博会分会场,现已成为南中国最大的以婚庆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建设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以七娘山为主体,海岸地貌景观带为主要界面,融合旅游接待点、地质资源点、景观资源点,形成了“一核”、“一带”、“三点”的“113”格局。率先推动民宿服务标准化建设,在大鹏新区较场尾建成标准化民宿377家,提供住宿、餐饮、观光、文化一体化服务。

不断丰富生态运动休闲。探索“旅游+体育”“旅游+休闲”等旅游新模式。深圳国际马拉松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2019年成为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成功入选世界马拉松50强。以东西涌国际穿越、系列山地越野、自行车、游艇、帆船、划艇、潜水等为代表的生态运动休闲旅游产品成为旅游新“热点”。建成西丽果场、青青世界、观澜山水田园草莓园、光明农场等十大生态采摘园。

积极开拓观光休闲旅游。开展“辉煌新时代”灯光表演,形成以市民中心为核心、平安大厦为地标的夜景大展示,通过流光璀璨的光影方式讲述深圳的不平凡发展故事,给市民、游客带来恢弘磅礴的视觉盛宴,高峰期观看人数超过20万。依托蛇口海上世界、深圳湾公园、海岸城、人才公园、大剧院广场、大运中心等区域地标建筑,开展形式多样的灯光表演,演绎滨海风情、都市风情、现代风情。发挥平安金融中心云际观光层超级视野优势,打造集观光娱乐、文化创意、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观光地标。

C

品质旅游让游客舒心放心

“多管齐下,不断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是深圳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努力提升旅游供给的科技水平、文化内涵与绿色含量,提供更多精细化、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促进旅游供给品质化。

旅游设施品质化。甘坑客家小镇入选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基地)试点,东部华侨城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国家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的景区,太子湾邮轮母港开港运营,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深圳湾公园西段栈道相继投入使用,南澳渔港风情小镇、鹏城历史人文小镇、龙岐湾滨海活力小镇、溪涌山海小镇、土洋-官湖民俗文化小镇、坝光银叶小镇等六大特色滨海小镇顺利改造升级,艺象ID TOWN国际艺术区和玫瑰海岸婚庆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成使用。

旅游导览智能化。上线“深圳游客中心”PC端和手机版,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小程序,汇聚“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资讯,提供交通、天气、旅行社、旅游咨询点、旅游投诉电话、旅游微信、景点购票、厕所查找以及消费警示等信息及服务,“景点语音导航”可让游客随时随地在线通过电子地图获取深圳大部分景点景区语音介绍,游客获取旅游资讯更加便利。

与全域旅游创建同步,深圳也在加快构建全域旅游营销机制,旅游吸引力不断提升。树立系统营销、立体营销理念,综合运用城市形象推介、区域合作推广、旅游节庆宣传等手段,全面提升旅游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深圳作为旅游城市的新形象全方位推广。我市构建境内外高铁、地铁、广电、移动互联网等多维度、高渗透的宣传推介体系。编制新版旅游资料和旅游画册,制作新版城市旅游专题宣传片,加大在海内外媒体平台的广告投放力度。以“从深圳出发,看世界”为主题,组织航空、邮轮、旅游企业等市场资源力量,深入开展城市旅游品牌推广活动。

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推广。组织境内外大型旅游企业买家团、媒体记者来深踩线,推广深圳旅游品牌。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联合会、广深珠、深莞惠汕河旅游联盟等区域旅游合作,大力推进深港澳旅游推广合作。加强海外宣传,在疫情影响下,跟进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部署,加强与东盟国家、澜湄旅游城市联盟各城市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节庆活动宣传效应。举办中国旅游日、世界旅游日、“深圳东进·扬帆四海”游艇旅游推广、深圳国际旅游博览会等系列活动,提升深圳旅游业的影响力与辐射力。组织旅游企业参加深圳黄金海岸旅游节、大鹏国际户外嘉年华、深圳南山荔枝旅游文化节、坪山旅游文化节、沙井金蚝旅游文化节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通过文博会、高交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读书月、深圳时装周以及深圳国际马拉松、WTA年终总决赛及ATP深圳公开赛、NBA中国赛深圳站、中国杯帆船赛等重大活动和赛事,扩大深圳旅游影响力与辐射力。

为推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旅游行业复苏。深圳加快旅游消费振兴。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开展“深圳人游广东”活动,同步发布“‘游’惠行”惠民旅游产品,支持推动旅行社业适应省内游、周边游、乡村游和都市休闲游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市场需求,研发定制旅游、研学旅游、自驾旅游新产品,寻找新的增长点。各旅游企业也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采取直播带货、开展夜经济挖掘本地消费等方式,加强宣传力度,鼓励和吸引游客旅游消费。指导企业用好扶持政策,推动旅游协会与农行、建行、深圳农商行、广州银行等协商给旅行社进行复工复产贷款,已获批贷款金额4300多万,约4100多万贷款正在报批中。

创新的宣传推广,让深圳旅游“上镜”。2020年举办三场以“这就出发!”为主题的全网大直播,通过内容创新、覆盖线上线下的全新旅游营销方式探索和展示深圳滨海休闲魅力、城市文化内涵,宣传深圳酒店、景区、旅行社等行业暑期优惠旅游产品,吸引了800万网友关注,营造了旅游发展良好氛围。

D

建设世界级重要旅游目的地

旅游,融合了美好生活的诗意与远方。南海之滨的深圳,展示了中国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并向世界舞台进发的浓缩剪影。未来,深圳又将如何展示旅游的独特魅力?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深圳在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效应,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全面塑造旅游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强高质量旅游项目供给,打造环深滨海黄金旅游带,统筹东部旅游资源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提高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智慧化水平,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积极打造世界级重要旅游目的地。

发挥重点项目驱动力。推进乐高乐园深圳度假区、金沙湾国际乐园、小梅沙片区、融创冰雪世界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协调推动华侨城集团在深旅游项目品质提升。加快建设大鹏湾水域水上客运码头和公共游艇码头设施。

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支持旅游产品创新和项目升级,鼓励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旅游项目,鼓励打造主题性、特色类文化旅游产品,挖掘新的文化旅游路线,推广适应年轻游客群体的旅游线路、项目、产品。整合提升深圳旅游观光巴士、“海上看湾区”系列游船、“招商伊敦号”游轮等城市特色旅游项目,打造湾区旅游引领性品牌。

提高旅游营销关注度。完善政府主导、全产业链参与的全域旅游营销模式,提升深圳旅游融媒体推广平台宣传效应,深入宣传深圳多元文化、主题公园、体育场馆、滨海胜景、设计之都、创意之都、美食之都、购物天堂等优势资源,推广“从深圳出发,看世界”等城市旅游品牌,积极挖掘本地游消费潜力,加大对周边市场的宣传和市场推广活动,拉动区域旅游消费链条。

提升旅游消费体验感。建设全域智慧旅游项目平台,完善智能化出行信息服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智慧化水平,在景区景点等场所广泛应用互联网售票、二维码验票,优先部署第五代移动(5G)网络,增强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