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科技合作 “跑出加速度”
2021年12月13日惠州日报惠州日报
字号:T|T
据新华社广州12月12日电 在今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香港运动员李慧诗在场地自行车女子争先赛中夺得一枚铜牌,这背后,有国家超算广州中心的贡献——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及航天航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张欣帮助改进了运动员的骑行姿态和运动服装,所依赖的计算则是由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完成的。
“研究院有光纤连接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又通过专线连接到香港科技大学清水湾校区,再跟香港其他高校连接。通过这条线路,香港8所高校都可以便捷享受到广州超算中心的服务。”位于广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说。
据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介绍,目前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近2000家用户单位,约占全国用户总数的47%;已有超过200个港澳科研团队使用“天河二号”,成为港澳地区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超算中心。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日益深化的一个缩影。在12月11日开幕的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加强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三地的共识。
本次论坛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发起,旨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开展科技合作、应对挑战、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机制性、保障性平台。从今年开始,论坛永久会址落户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南沙,以促进大湾区科技合作。
作为主议程下的特色活动,首届湾区科创峰会近日在广州举行。峰会聚集了来自粤港澳三地、产学研三界的专家学者和科创企业代表。“推动共享创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共同体”成为嘉宾们的一致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