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千伏望江金世界变电站月底投产

新增12.6万千瓦供电能力,缓解江北望江片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2021年12月16日惠州日报民生
字号:T|T
    11月24日,惠城供电局工程建设党支部对110千伏金世界变电站GIS室进行验收。

11月24日,惠城供电局工程建设党支部对110千伏金世界变电站GIS室进行验收。

当前,金龙大道(惠城区段)快化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个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链接城区和高速出入口的重要民生工程一旁,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110千伏望江变电站建设工程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

记者从惠州供电局获悉,110千伏望江(金世界)变电站(以下简称“望江变电站”)计划本月底投产,投产后将为江北片区新增12.6万千瓦供电能力,有效缓解江北望江片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为惠州加快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据统计,2021年1-10月,江北片区用电量达15.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预计2022年电力缺额将高达33.3兆瓦,面对江北望江片区急剧上涨的用电需求,惠州供电局党委成立联合党总支部提前规划建设110千伏望江变电站,集合人力、物力资源,推动望江变电站建设“加挡提速”。

“在项目建设初期,由于项目地处城区中心地段,征地工作存在巨大困难。”惠州供电局联合党总支部工程建设临时党支部成员李斌介绍,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惠州供电局未雨绸缪,在项目未列入投资计划前就与惠城区政府、区自然资源局、江北街道办等单位多方协调征地事宜,建立高效的政企联动工作机制,通过上门走访、派发传单、多方协商等方式,向当地居民解释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争取到居民们理解与支持的同时,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完成了征地工作,项目工程又遭遇“拦路虎”。原来在变电站站址基础下方,有一条在运排水箱涵,市政原定迁改方案因征地拆迁和青赔等因素无法按期实施,严重影响基础施工。为解决问题,有效推进项目实施,作为属地供电单位的惠州惠城供电局主动联合惠州市排水管理中心及相关设计施工单位,多次踏勘现场,研讨解决方案,最终制定临时排水措施,成功协调箱涵与建筑基础冲突问题,确保项目提速推进。

今年7月,望江变电站正式动工建设。“由于望江变电站采用的是3.0典设标准,跟以往同等级的变电站相比,施工量比一般变电站更大,摆在我们面前的,又是一场硬仗。”项目经理柯朝晖介绍说,由于工期极度紧张,为保证变电站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期投产,惠州惠城供电局组建攻坚办公室驻点项目部,组织签订工程项目建设“军令状”,发挥党建引领和党员先锋的合力,为工程建设注入强大红色动能,全面引领工程高标准建设。为加快工程进度,项目部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克服困难,与时间赛跑,只用了短短5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再一次刷新“惠州供电”速度。

与其他变电站不同,望江变电站为全户内变电站,兼顾城市景观美化要求,建成投运后将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

“为了让变电站与周边环境相融相映,匹配城市风貌,我们对望江变电站的外观进行了美化改造,采用真石喷漆与玻璃幕墙工艺,同时采用3.0典设标准及采用吸声降噪设计。”柯朝晖表示,户内变电站的所有设备、设施均布置在建筑物内,相对于户外变电站,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运行噪音,降低了维护成本,还让变电站与城市发展更加和谐共融。

除此之外,惠州供电局还在站内规划建设综合能源示范楼,大楼集储能站、光伏发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换电站、5G基站、多元数据中心为一体,集合满满的“黑科技”,将望江变电站打造成惠州首个光伏室内110千伏变电站,进一步适配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望江变电站投入使用之后,站内铺设的光伏发电既用来满足站内设施设备的用电需求,同时也将满足周边群众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便民利民。”柯朝晖表示,望江变电站通过多站合一的功能融合,推动传统电网企业向服务地方、服务群众的创新服务型企业转型。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香金群

通讯员陈凌 李斌 黎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