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挂了电话,老书记凝重地抬起头,望向对面石峰林立的山峦,不无担心地想:上面的盘山小道,小车能进得来吗?刚才镇长打来电话,说一家食品开发公司的总经理,明天要来村里考察投资环境。
天龙村地处粤东北,鸡鸣三市,四周石山林立,把村子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这里空间狭小,土地匮乏,地里的庄稼只够解决温饱问题。年轻人大多外去务工了,只有年迈的老人和学龄娃留守村里。这家公司来做投资考察,是村里发展经济的大好机会,如果公司落地了,就能把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留住,人们的生活也能得到改善。老书记扔掉已经燃到过滤嘴的烟头,咳咳几声,一团浓痰吐入草丛,他挺了挺佝偻的腰板,往村东头的剃头匠家走去。
剃头匠叫阿满,老实话少,性格孤僻,但他心灵手巧,不但剃头手艺远近闻名,还有一手酿酒绝活,方圆数十里无人能出其右。阿满的酒是用自己做的草药发酵而成,香飘十里,沁人心脾。他常常走村串户,边卖酒边剃头,生意倒也不错。
老书记一进屋,急不可耐地把食品开发公司来村里考察和做好接待工作的重要性,一口气说了出来。未了,特别交代:“总经理一行的吃饭问题就交给你了。”阿满淡淡地说:“我没得空,找我屋里婆娘去。”
老书记走后,阿满的婆娘忙得不亦乐乎。第一步,打扫家里卫生,屋子有点破旧,但不能邋邋遢遢;第二步,准备食材,这个问题着实把她给难住了,大公司的老总,什么菜没吃过,什么酒没喝过?阿满婆娘冥思苦想了一宿,终于有了主意。
第二天中午,在老书记的带领下,总经理一行来到阿满家。饭菜早已备好,女主人热情招呼,大家依次入座。老书记满脸歉意地说:“穷山僻壤,没什么好招待的,真是过意不去……”总经理说:“我们这次来,主要看看这里的投资环境,饭菜简单就好,但我很想尝尝这里远近闻名的自酿米酒。”老书记赶紧说:“我们山区虽然不富有,但村民都热情好客,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因此,家家户户都会酿造米酒。要说味道嘛,还是阿满家的最纯正爽口。”阿满婆娘从厨房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土陶,酒未开瓶,满屋飘香。她边给总经理斟酒,边介绍说:“这是我家老头子自己酿造的米酒,我们叫它土炮,米是自家种的稻子,水是后山的山泉水,发酵粉是自己制作的草药丸,连着喝酒的杯子,都是从后山砍回来的竹节筒。”
老书记是老牌高中生,看了不少书,他穷尽胸中的学问,借着阿满婆娘的话题侃侃而谈:“此酒虽深藏乡野,无旷世之盛名,却香飘山冲,醉迷仙人,小啜入口,齿颊留香,可舒缓乡愁,抚慰心灵。以乡野土菜伴之,更觉甘醇充盈,回味无穷。即便再不会喝酒的人,都控制不住端杯豪饮,往往半斤不会醉,醉了不上头。老板您多喝几杯。”总经理端杯,轻轻一闻,问:“这酒贵吗?”老书记说:“非常便宜,一斤不足十元钱。”总经理对阿满婆娘说:“这么便宜的好酒,麻烦大嫂帮我装一桶,带回去给员工们尝尝鲜。”阿满婆娘涨红着脸,使劲地搓着衣角,不知如何回答。总经理直接把话挑明:“分明是茅台酱香味,说什么自酿米酒。大嫂您也忒热情了吧。”老书记涨红了脸,羞愧难当。
阿满剜一眼婆娘,冲着她骂骂咧咧:“难怪我觉得酒味不对劲,原来你装的是茅台酒。你这个傻婆娘,不晓得上下,还要做人么?”总经理莞尔一笑,劝道:“大嫂,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我感兴趣的,还是咱们自己酿的地道纯米酒啊。”阿满婆娘说:“我怕家里的米酒度数低,老板们喝不习惯。这瓶茅台酒是上次老头子给富贵死去的爹剃阴头,富贵特意送的呢。”
总经理对老书记说:“咱们村的酒确实与众不同,村子里的人都是一副热心肠,今天我都体会到了。现在,我就把投资合同签了,这里将成为我与天龙村共同致富的大舞台。”
热烈的掌声和爽朗的笑声响彻在天龙村上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