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股民人均赚5万元

今年A股将有什么表现?

2022年01月09日惠州日报金融
字号:T|T

2021年悄然过去,2022年已经到来,过去一年A股的“成绩单”业已出炉。在这一年中,资本市场精彩纷呈,新经济动能初现,新概念牛股辈出,周期王者归来,双碳迎风起舞。近日,“去年股民人均赚5万”也成为了股民热议的话题。而2022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大家预期的“开年红”没有出现,而是以三大股市集体收绿结束。

2021年股民究竟收成如何?展望2022年,A股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变化?1月的A股还值得期待吗?

回顾

A股总市值首破90万亿元

2021年12月31日,去年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收在3639.78点,按照这个收盘点位为基准,2021年上证指数全年上涨166.71点,总涨幅为4.8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全年分别上涨2.67%、12%。两市全年成交金额约257.15万亿元,超过2015年牛市再创历史新高。股市飘红,三大指数近三年实现“三连阳”。以上证指数为例,2019年总涨幅为22.30%,2020年总涨幅为13.87%,2021年总涨幅为4.80%。

2021年的行情,热点切换频繁,可谓眼花缭乱,阶段性、结构性机会较多。从年初的茅指数、宁组合,到“煤飞色舞”,再到半导体芯片、军工、鸿蒙、元宇宙……市场风格切换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轮动性极强。

从盘面来看,2021年A股市场较为喧嚣,昔日的价值股如地产、互联网、生物医药、教育,甚至白酒,一个个被轮番重锤。而以电动车、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成功接棒,与横空出世的元宇宙成为A股最耀眼的明星。

个股方面,2021年也是牛股频出,数据显示,除去新股及次新股,2021年涨幅最大的股票为湖北宜化和九安医疗,双双涨幅超500%。联创股份、森特股份、江特电机等年涨幅也超过400%。天风证券认为,2021年年初以来,A股市场出现中小盘风格持续占优的行情,这也是2016年之后,最为持续的一波中小盘行情。

与此同时,注册制稳步推进背景下,市场活跃度大幅提高,万亿元成交成常态。A股市值首次突破90万亿元,统计显示:2021年底全部A股的市值为91.2万亿元,比2020年底的79.7万亿元,增加了11.5万亿元。去年全年成交金额再次突破250万亿元,北上资金净买入金额创纪录。另外,“史上最严退市新规”落地,“劣质”上市公司退市步伐加快,2021年共有17家上市公司从A股退市(不包含3家吸收合并),退市数量达到历史新高。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的里程碑事件——北交所于2021年11月15日开市交易。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交所开市后,首批共有81家公司亮相,可参与交易的投资者超400万户,投资者热情高涨,首批8只主题基金发行当天大多“半日售罄”。

个股行情走势分化

2021年,股民炒股可谓磕磕绊绊,跌宕起伏,犹如一场悲欢大戏。

统计显示,2021年年底全部A股的市值为91.2万亿元,比2020年年底的79.7万亿元,增加了11.5万亿元。但市值的增长并非股民赚钱,还需要扣除新股发行对应市值,扣除2021年度定向增发市值,还要加上2021年A股现金分红金额,几项加减之后,从股民角度来看,2021年股民赚钱9万亿元。

以2021年11月年底A股股民数1.9亿元计算,2021年全年中国股民人均赚了近5万元。

不过,以上的计算是一个平均概念,真正从头到尾参与过2021年A股市场的投资者可能会感到有些“被平均”的感觉。事实上,这一年的A股市场分化极大,操作难度也不小,前有中年男子失业炒股从50万元亏到只剩下13万元,后有知名经济学家下海8个月浮亏近20%,不同机构统计口径差异较大。那么,惠州股民对此的感受如何呢?

“我感觉严重拖了大家后腿,我持有的一只白酒股,不但没赚钱,还深深套在里面了。”股民丁先生如是对记者说。而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也发现,股民对去年股市行情的感受比较分化,不少股民表示去年股市仍然比较难操作,不少个股长期下跌,自己并没有实现盈利;但也有股民表示,去年股市个股行情确实比较活跃,比较容易实现盈利。“2021年1月开的户,投入9万元买股票,已经赚了6万元。”网友“简单的幸福”分享自己的喜悦。

光大证券数据显示,从目前情况来看,约78%的人亏损,赚钱的只有一成多一点。而东方财富网调查显示,2021年收益率超过50%的股民占比达到10.5%,收益率在20%-50%的比例有14.3%,收益率在20%以内的占比最大,为29.1%,超25%的人全年亏损超过20%。

对此,惠州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去年个股行情也出现分化走势,中小盘股指数显著跑赢大盘股指数。市场主要是三条主线:新能源与芯片、周期板块、大消费与医药。但这三条主线的市场表现在2021年是“冰火两重天”,所以股民持股风格不同,可能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收益。

展望

憾失开门红 1月行情或将向上

2022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出现高开低走的走势。上证指数、创业板指、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没有一个指数上涨,其中,创业板指跌幅居前,收盘下跌幅度超过2%。

按理说开门绿是跑不了了,但市场真的很差吗?并不是,4日有7成个股上涨,120多只股涨停,赚钱效应较好。其中,近期走势强劲的中药板块表现尤为抢眼,近20只股涨停,掀起涨停潮。

湘财证券表示,周一两市涨停个股创近期新高,同时涨幅超10%的双创个股近30只。也就是说,指数的下跌并没有影响场内资金的做多热情,涨停板不减反增说明一切,这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A股早已进入了结构性行情时代,指数上涨个股可能大跌,指数大跌个股也可能大涨。整体来看,虽然2022年没有走出“开门红”,但却形成了较强的赚钱效应。这是市场蜕变、升级、进化的表现,全面注册制的实施预期直接导致供求关系变化,A股生态也将随之不断进化。

虽然投资者预期中的“开门红”行情并没能如期上演,但这并不代表A股后市会看淡,不少机构仍对A股的1月行情充满信心。

东方证券策略分析师薛俊认为,1月A股市场向上可期,有四个支撑行情的因素值得关注:一是M1增速(往往代表企业基于当前形势对未来经营的判断)和社融增速触底回升迹象明显,宏观流动性环境偏暖;二是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三是美联储加息未至;四是估值方面,2021年处于高估值分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新能源、白酒、汽车、社服等,其他大部分行业估值依然具备吸引力。

受益于年初风险偏好回升和流动性改善,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同样认为1月A股市场有望回暖,整体表现应该强于去年12月,年初的投资机会应当把握。不过,陈果同时表示:“对于今年春季行情持续的时间和高度应该抱有合理预期。如果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应该考虑适时兑现。”

货币政策值得期待 三大板块可重点关注

在具体操作层面,方正证券指出,历史上一季度是政策集中释放期,尤其是在当今经济稳增长迫切之际,今年1月货币政策值得期待;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券商、“中字头”及“国字号”股、元宇宙概念、机电设备、环保及“三低”底部股,回避“三高”股及退市风险股。

招商证券表示,超预期的领域往往是市场在1月重点布局的领域。预计资源类、新能源类、TMT行业年报业绩预告的情况较好,投资者应在1月考虑重点布局。

粤开证券同样认为,1月A股有望实现“开门红”,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第一,政策利好的科技成长板块投资机会。近期,多部委密集发布科技产业的“十四五”规划,具体针对智能制造、国家信息化、医疗装备产业、机器人产业、数字交通以及原材料工业等领域。规划重点提及的细分科技领域板块投资机会值得关注,重点关注5G、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

第二,消费板块。在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经济背景下,2022年提振消费有望成为重要抓手,在消费升级、市场下沉方面有望获得更多的产业政策支持。同时,2022年消费板块的盈利能力大概率迎来显著提升,在低基数效应下业绩弹性较高,估值端在政策及景气度的提振下,也有望迎来显著修复。

第三,年报预喜板块投资机会。目前A股年报业绩预喜率达81.51%,共97家企业,其中医药生物、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行业企业较多,业绩增幅预计翻倍股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和电子等高景气度行业,可重点关注2021年四季度业绩边际改善幅度较大且持续性较强的优质标的。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本版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