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中学下埔校区

名师名校名风范 打造教育新招牌

2022年01月12日惠州日报教育
字号:T|T
    惠州一中下埔校区的省、市获奖教师与学生合影。

惠州一中下埔校区的省、市获奖教师与学生合影。

    学校探索国防教育与德育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

学校探索国防教育与德育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

    举办学生全员参与的主题式活动。

举办学生全员参与的主题式活动。

    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工作、课时计划。

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工作、课时计划。

    惠州一中南湖校区教师到惠州一中下埔校区交流。

惠州一中南湖校区教师到惠州一中下埔校区交流。

    2021年学校每月举行不同的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升支部凝聚力。

2021年学校每月举行不同的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升支部凝聚力。

    “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本着“因校制宜”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双减”政策出台后,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本着“因校制宜”的原则,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近日,改造升级的惠州市第一中学下埔校区(以下简称惠州一中下埔校区)正式亮相,改造后校园美颜加倍,简约大气的外观引得不少市民驻足拍照,特别是新校门已成为该校的新名片。2020年11月21日,惠州市第一中学正式托管惠州市第九中学,第九中学更名为惠州市第一中学下埔校区。挂牌一年来,惠州一中下埔校区“硬件”和“软件”两手抓,与惠州一中南湖校区从队伍共建、资源共享、教科共研、德育共进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学校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在统字上下功夫

举好学校发展“指挥棒”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惠州一中下埔校区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引领作用,举好学校发展“指挥棒”,加强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

学校党总支现有在职党员72名,党政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100%党员全覆盖,学科带头人中党员占75%,班主任中党员占60%。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相互依赖、关系融洽、上下一心。

2021年学校每月举行不同的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党团师生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全校掀起积极学习的热潮。学校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2021年该校党总支被评为惠城区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融字上做文章

三校深度融合共发展

挂牌后,惠州一中高中部、南湖校区、下埔校区三校形成以惠州一中高中部为主体,南湖校区、下埔校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全新布局模式,实行“一盘棋”统筹协调。校区间的同课异构、教研交流、统一联考等教学教研活动,让三个校区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惠州一中下埔校区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即便如此,坊间也常传:换了校名、换了校长、生源没变、老师没变,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嘛。如何从备受质疑变为广受肯定,是惠州一中下埔校区这一年持续努力的目标。

为化解下埔校区家长们认为“校名换了、老师没变、生源没变”的疑问,惠州一中下埔校区想方设法优化师资队伍。2021年9月,通过主动报名、优化学科教师结构等方式,学校分流9位老师到兄弟学校;与此同时,学校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名校招聘了8名优秀毕业生,为学校的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2021年惠州一中南湖校区还选派10位优秀领导和教师到下埔校区工作,分别任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法、信息技术等学科,大家共同备课、共享资源、共同开展教研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交流和工作,这些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引领着学校更新变化,加上原惠州市第九中学经验丰富的师资,为创“惠州市初中教学招牌学校”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上,惠州一中下埔校区不但紧跟南湖校区教学,还根据学生特点,努力探索更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模式。从2021年1月1日开始,该校在九年级部分学科实施“定科走班”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照顾到各个层面学生的需求。

在研字上寻差异

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惠州一中下埔校区有序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搭建了各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

目前该校成立一个惠城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为张惠娜老师,四个校级名师工作室:王文静名师工作室、陈美容名师工作室、黄宇青名师工作室、杜德军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由名师领衔,老师们在工作室实现团队合作、资源共享、全员提高。

为引导教师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素质,惠州一中下埔校区还积极协助区级课题结题、市级课题、省级课题的开题报告,目前一个区级课题已经结题,两个市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已经开题。

“双减”政策出台后,惠州一中下埔校区迅速行动,基于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务实创新,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本着“因校制宜”的原则,以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鼓励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进步为目的,开展作业大检查、优秀作业展评、作业分层设计、课堂笔记检查、推门听课等活动,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11月21日托管以来,学校校风、校纪、学生精神风貌等方面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2021年中考成绩继续稳步向前:最高分686.3分,670分以上3人;32人达到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录取分数线;65人达到惠州中学录取分数线;中考学科满分:语文3人,化学1人;达到惠州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以上的306人,比2020年增加14人。

在严字上求成效

抓实抓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除了文化成绩,家长们会发现,惠州一中下埔校区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品德素质和精神面貌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年来,为促进良好习惯养成,学校多措并举,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创建“文明校园”示范学校为载体,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上,惠州一中下埔校区同样与南湖校区看齐,并立足学生实际,对学生入校、课间纪律、课堂表现等各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探索国防教育与学校德育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严格要求落实到位,比如每天的大课间、阳光跑操、一天三查的文明班级评比等。

学生全员参与的主题式活动是育人很好的阵地和载体。在这里,每周的升旗仪式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在严格执行升旗仪式礼仪标准的基础上,学校增设站军姿一分钟、经典诵读、安全教育讲座、校领导国旗下讲话、班级风采展示等环节,不断丰富和创新升旗仪式的教育内涵,把升旗仪式变成德育教育的一个大舞台,弘扬校园正能量,激励师生积极向上,既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接受,又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为了让学生管理更智能,学校自主研发了行为管理系统。据介绍,这是一个小程序,有老师端口,家长端口。每个学生都有胸卡,胸卡上有照片和学生信息二维码。老师可以随时随地扫描二维码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家长可以马上收到老师给自己孩子的评价信息。学校借助该系统的大数据平台,记录、分析、反馈学生在校行为表现,从而提升管理效能,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办学水平。

在心字上求突破

全员心育,呵护学子阳光成长

发现班里有同学情绪不佳,经常独自流泪,该班的微笑大使马上找同学聊天,给予心理支持。当微笑大使发现同学情绪波动非常大,就向心理老师报告此事,同时说服同学到心理辅导室接受老师帮助。

一直以来,惠州一中下埔校区深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秉承“共创,共勉,共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达成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创造”“互相勉励”“共同成长”的目标,紧盯问题关键打出心育“组合拳”,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常态化、实效化、系列化,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培养出阳光、儒雅、坚毅的惠州一中下埔校区学子。

该校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心理剧《发声》获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优秀校园心理情景剧一等奖、2021年度惠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校园心理情景剧特等奖。

加强家校共育也是共筑孩子美好未来的重要路径。惠州一中下埔校区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开展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各类行之有效的活动。2021年,学校不但成立校级家委会,还专门在校内给学校家委一间办公室,以更好地推动家校共育开花结果。每学期学校各年级家委都会开展家长家庭教育交流会。学校还建立家长到校护学岗,家长志愿者踊跃参与到学生管理过程中。在每个学期末,全校老师还会对学生进行家访,并定期对特殊学生进行追踪。

如今,在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团结合力下,惠州一中下埔校区以打造“惠州市初中教学招牌学校”为目标,学校上下同力而行,努力推动学校迈向发展快车道。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钟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