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永年味

□梨花

2022年02月02日惠州日报西湖
字号:T|T

年年过年,今又过年,过年的风俗、过年的味道始终忘不了。

从我懂事开始,每年过年,母亲仿照阿嫲的做法,劏鸡、腌咸猪肉、踵粉做粄、打米橙、熬“冻”等。年三十晚那天,用“五牲”拜神祭祖。下午4时以后,男人贴对联,我们家的春联总是“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两字值千金”,横批是“出入平安”。

全家人洗漱干净就坐下来享用年夜饭。满桌丰盛的菜肴令我们馋样百出,饭后的红包利是更是让我们心花怒放。白切鸡斩块,配有豉油、红葱头,奉神的猪肉用开水烫过后,配以南乳、酱油、蒜苗、茨菇等经过再焖,香味扑鼻。还有红线鱼,也叫“年年有鱼(余),是上乘之荤菜;煮鸡的汤水放上紫菜,是一道美味的汤,不肥不腻极香。我们放开肚子大吃。晚饭后,开始熬“冻”。将猪脚、猪蹄去毛刮干净斩块,配上萝卜干慢火熬烂,将好时,撒上胡椒粉、白醋、糖等,关火让它自然冷冻。由于春节天气寒冷,这道菜就成了“冻”。“冻”是当地有名的特色小吃,它含有胡椒、醋,吃了不会拉肚子。年三十晚锅里要留剩饭,曰留明年(天),叫年年有余。初二开年日,也是女人回娘家的日子。小时候,我大姑妈挑着番薯,她的儿女们扛着甘蔗仔来到我们家。我母亲刚剁好一盘鸡端上桌,父亲在冲凉,等他冲好凉出来,一盘鸡肉就被他们“抢”光了。

年初四中午,我和弟妹们在外面玩累了,回到家里找饭吃,家人都还没回来,见饭桌上有一碟生菜,锅里有番薯饭,我依次舀给小弟妹们吃。想到前几天没吃到肉,很不甘心。看到灶台上有一砵白花花的猪油,心里顿时高兴起来,就舀了一大汤匙猪油抹在生菜碟,捞匀,又舀了一大汤匙抹在番薯饭的表面,也给弟妹堂妹舀了一小汤匙抹在饭上,就着鱼露、生菜,我们喜滋滋地吃着。饭还没吃完,我的肚子就剧烈地疼起来,接着就呕吐。不久我弟弟妹妹也喊叫说肚子疼,说好想吐。不过他们吃得不多,没我那么厉害。我们的哭喊声被邻居伯娘听见,她连忙跑过来看我们,见状又连忙回家拿来“万金油”为我们涂抹,并用灶灰帮我们处理呕吐污垢物,我们才安静下来。没想到猪油煮菜那么香,而冷猪油是不能吃的啊!我想这事难免“挨鞭子”,便求伯娘不要告诉我父母。伯娘点头微笑着说,别害怕,今天年初四,还没出年,你父母不会打你们的。哈!我们顿时乐了起来,风俗让我们躲过一“巴掌”。

现在父母不在了,但过年时,我们仍然传承过年风俗,一是为了纪念先祖,二也做个榜样给后辈人看,代代相传中国人的传统过年。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感觉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感觉只是一眨眼的功夫。真所谓喜滋滋迎新年,笑盈盈辞旧岁,等到过了正月十五,年就过完了。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展望未来,明年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