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5月,市教育局开设北京师范大学师德涵养(惠州)实验区文化涵养师德特色实验学校管理干部研修班。 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通讯员林兴锐 摄
这个寒假,博罗中学初中学校的黄小慧老师在组织学生打卡阅读、写家书分享读后感时,示范撰写了《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以及她在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师德涵养(惠州)实验区“新媒体跟进式百日中华经典学习培训班”时写的家书分享给学生。“参加学习培训班收获很多,特别是学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学生学习情绪与态度也有了很大改善。”
市教育局组织的本次学习培训班,是我市积极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师德涵养(惠州)实验区建设的具体举措之一。据悉,我市正进一步构建“正向引导+文化涵养+制度约束”的新型师德师风培育体系,努力探索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惠州模式,引领促进全市师德师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0年,我市创新开展师德涵养实验区建设,借助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的优质资源,用三年时间,培育一批文化涵养师德特色实验学校、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为全市师德师风建设立标杆、当示范、作引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不断涌现。
从遴选10所学校为北京师范大学师德涵养(惠州)实验区文化涵养师德特色实验学校,到开设特色实验学校管理干部研修班;从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来惠举办特色实验学校建设座谈会,到组织特色实验学校近2000名教师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参与以“传承师道 立德树人”为主题的直播课……我市在积极推进北京师范大学师德涵养(惠州)实验区建设中,着力培养出能够示范和引领区域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少数”,让“关键少数”跑起来,让“示范学校”立起来,以点带面,辐射全市,构建惠州市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促进师德师风新发展。
去年11月,市教育局组织特色实验学校60名校领导、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和惠州市基础教育“头阵计划”卓越班主任“1+N”团队60名领头人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师德涵养(惠州)实验区“新媒体跟进式百日中华经典学习培训班”,听经典、学经典、用经典,日渐浸润,积累沉淀,用文化涵养心灵。在日前举行的线上中期分享会上,来自惠州市惠南学校的曾小玲老师说,这些年她参加过不少线上学习,但这次内容尤为丰富,老师朗读讲解、专家教授点评、线上学习交流等方式都让自己得到更完美的学习体验,落实到工作中更有指导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21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暨第十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颁奖典礼上,我市作为全省地级市唯一代表,围绕活动主题作经验交流。
此外,去年9月,市教育局从700多篇征文中遴选推荐了91篇优秀征文参加北师大“学党史 写家书”征文活动,其中博罗中学朱碧陶老师的作品《同心向党 奔赴远方——写给2020级“博中班”》作为首批优秀征文于去年9月10日第37个教师节当天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播。目前,我市师德师风建设进入新阶段、取得新进展,彰显立德树人新成效。
学校师德师风监察组基本实现全覆盖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还创新开展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诺宣誓、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成立学校师德师风监察组、开展警示教育等,着力构建“正向引导+文化涵养+制度约束”的新型师德师风培育体系。
2018年起,我市实施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承诺宣誓制度,每到新学期,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会举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集体承诺宣誓活动,凡是新入职我市学校的教职员工都签订承诺书,让每一名教师铭记誓言和职责,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同时,我市坚持落实师德第一标准的要求,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严查严处违反师德师风规定的行为。在市直学校2019年全面成立师德师风监察组的基础上,着力推动各县区各类学校成立师德师风监察组,截至去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监察组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市教育局还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每学期都开展针对中小学校有偿补课、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努力构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网络,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市教育局还编印了《惠州市教育系统警示教育案例》,以案示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广大教师法纪意识、纪律观念、自我约束意识明显增强,更加潜心静气、心无旁骛地投身教育教学实践。
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通讯员林兴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