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员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开展实践调研,“出炉”系列调研报告为高质量发展献策;培训学员发动相关单位、企业签订对口合作协议,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综合各方考察、考核评估形成学员“画像表”,为干部中长期培养提供参考……近年来,惠州市委党校充分发挥阵地引领作用,突出担当有为,勇于创新实践,精准高效开展中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努力打造干部培训工作新亮点。
服务大局
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建议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园,引导“小升规”“专精特新”企业专注关键材料、基础元器件和核心部件等重要环节,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市场的产业链和配套产业群;提出打好经营管理“组合拳”推动惠州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言布局海产品中央厨房的输出港和消费港,助推惠州深度融深融湾……
这些针对性强的建议,是我市2021年中青班学员的培训成果。当年底,2021年惠州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圆满结业,与此同时,5份围绕惠州中心工作的高质量调研报告也随之出炉。
“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培训,要聚焦工作目标和任务,始终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市委党校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学校突出精准培训,紧紧围绕惠州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精选课题,组织学员深入发展一线实践调研,切实提升中青年干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在实践调研中摸实情提对策,在助力发展上见行动出实效。2021年底,市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调研组深入革命老区惠东高潭考察乡村振兴工作,并积极促成优质农特产品销售合作协议,以实际行动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除了实践调研,在专题教学上,中青班培训课程设计遵循党校姓党、问题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推出了乡村振兴、城镇规划、园区管理、新兴产业培育等紧跟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题,始终立足精准、注重创新,确保培训有实效。
强化参与
现场和调研教学占比超三成
前往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窗口服务群众,跟随专业巡河员开展河湖巡查、管护,在产业园区与驻村干部一道进村入户协调项目征地拆迁工作……2021年,市中青班培训坚持体验式教学,把课堂延伸到惠州改革发展一线,切实推动培训从“简单填鸭式”向“体验渗透式”转变。
“将课堂移到田间地头、园区企业及为民服务窗口等一线,让我们真正了解基层生活,提升了工作实战能力。”体验教学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纷纷感言。
市委党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基层一线是干部成长的好平台,干部培训作为干部立根铸魂、充电蓄能的有效手段,同样要依托这一平台,将实际问题的解决与理论的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干部多沾“草根气”“泥土气”,从中汲取“营养”,不断增强工作能力。
据了解,2021年,市中青班培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构建了“专题教学+现场和调研教学+体验和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其中现场和调研教学占比达34%,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地位。市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也实行这样的模式,推动培训成果在基层一线快速转化。
科学管理
构建“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着主阵地作用,而要让干部培训取得实效,必须创新思路,强化科学管理。
“中青年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骨干力量。”市委党校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委党校加强组织协调和强化管理,做实做细中青年干部培训工作,在实践中,构建起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临时党支部“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形成了管理、考核的三方合力。
为抓好学员培训管理,市委组织部在对全市正科级干部“画像造册”基础上实行点名调训,同时专门派出政治过硬、责任心强的干部近距离考察学员。
通过扎实细致的培训管理,综合各方考察、考核评估,为组织部门形成了学员“画像表”,为年轻干部中长期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