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阳区中医院全景。

惠阳区中医院肾病科(血透中心)。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备受关注,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等生命健康产业。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更将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等作为目标任务。
中医医院,更要坚持中医之本,传承、创新中医特色技法,振兴中医药事业。通过构建高质量的中医服务体系,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惠州建设添砖加瓦。
从1984年的一家小门诊部,到如今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甲中医医院,惠阳区中医院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围绕“依托名院、引进名医、外联强院、内建专科”的总体方针,建立广东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及多个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并成为广东省中医院协作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对口支援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联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粤治未病联盟医院,目前有十余位省级名医专家定期坐诊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历经近40年的发展,该院始终发扬中医为主、中西结合的特色,整体技术水平处于惠阳、大亚湾地区领先地位,目前更朝着中医服务的“惠阳样板”“惠州标杆”迈进。
日前,记者走进惠阳区中医院,通过挖掘内科、肾病科、康复科、妇科、治未病科、中医儿科等特色科室的亮点,从科室服务体系、诊疗理念、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该院的中医特色发展之路。
治未病科
构建“治未病”闭环服务链
中医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正如《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随着现代医学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惠阳区中医院整合院内资源,于2015年开设了治未病科。
近年来,医院将治未病科与体检科进行整合升级,建立了全新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科除提供治未病服务外,还兼具健康体检管理职能,涵盖了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评估与咨询指导、健康干预、健康宣教,实现随访管理等,构建“治未病”服务链。经过多年的发展,治未病科把治疗、预防、保健、养生融于一体,将传统中医药养生之道融入健康服务,实现一条龙的“闭环”服务。
在治未病科,记者看到广东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外面有不少患者在等候。据悉,该工作室由广东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叶远松坐诊。治未病科主任叶远松在惠阳区中医院工作已有30多年,在治未病领域拥有深厚的临床经验,2020年被授予广东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称号,在这里,叶远松在运用中医理论服务百姓的同时,也推动着中医药的传承发展。
“治未病科的患者以失眠、肠胃功能不好、内分泌失调居多,还有一些患者去抽血化验、拍片,各种指标都正常,但就是莫名感到身体不适。”叶远松介绍,现代人身心压力越来越大,各种亚健康问题不断出现,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是治未病科的健康目标。
艾灸、特色灸法、针刺、拔罐、刮痧、推拿、浮针、中药封包、刺血疗法、蜂针疗法……在治未病科,各种中医特色的干预治疗颇受青睐,据了解,中医体质主要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体质,针对不同的体质,专家在“望闻问切”以及设备监测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健康调养。
记者亲自体验了用“中医CT”了解身体状况,只用10个手指轮流摩擦仪器两端的金属片,80秒即可出结果,系统自动分析并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和调理建议。叶远松介绍,中医CT可进行精准的中医经络检测分析,有利于掌握人体发病倾向与关联症状病因,利于疾病早期预防及治疗。同时,科室引进高端红外线成像检测仪,能通过红外热成像呈现全身的代谢热信息,强调的是整体,反映的是功能,表现的是凉热,反复拍摄也不会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30多年“医”路无悔,叶远松见证了惠阳百姓“治未病”意识的提升,从年仅几岁的幼儿到90多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的群体前来开方“治未病”,还有不少市民专程从深圳、汕头等地慕名而来。
肾病科(血透中心)
传统特色疗法助患者康复
数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为10%,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肾病。为打造惠阳地区高水平肾病专科,满足肾病患者就医需求,惠阳区中医院联合广东省中医院共建肾病科,广东省中医院派驻一名医生和护士驻点血透室。肾病科门诊成立之初,惠阳区中医院便邀请全国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肾病科主任卢富华教授到院进行每月一期的坐诊。
惠阳区中医院肾病科是以中医优势、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临床专科,拥有中药口服、膏方肾茶、药酒外敷內瘘等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为提高肾病患者的康复效率,提高生存质量,肾病科在实行个体化透析治疗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如红花酒、助眠香囊等,并无保留复制广东省中医院“中药沐手方”外敷內瘘的经验并用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血透中心是肾病科患者治疗的重要支撑。在血透中心,记者发现血透室硬件设备水平先进,水处理设备采用德国劳铒品牌,透析机全部为德国进口。在这里,可开展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无肝素透析、血液灌流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据悉,血透中心于2021年3月成立,现有近20名患者规律透析。
医疗设备高精尖,人才队伍高素质。血透室医护人员均先后在省级三甲医院进行了规范培训及考核,并取得了相关资质证书,医技娴熟,可为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对于肾病患者而言,血透就像是一日三餐一样不可或缺,所幸的是,血液透析属于医保报销的特种病范畴。“住院起付金仅为200元,各项费用医保可以报销95%,报销后,我们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了。”在肾病科,一名透析患者如是对记者说。
内科
中医为主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病
走进惠阳区中医院内科,一股浓郁的中药味扑鼻而来。作为住院人数最多的科室,内科住院病房里住着中风、糖尿病、胃炎、支气管炎等内科常见病的患者。
内科主任张巧宏介绍,惠阳区中医院内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为突出特点,在慢性病、内科常见病、老年性疾病、急危重症疾病方面诊治经验丰富,对治疗眩晕(高血压)、中风(脑梗死)、消渴(糖尿病)、胸痹(冠心病)、胃痛(急慢性胃炎)、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关格(慢性肾脏疾病)等内科常见病方面有明显疗效,在当地拥有良好口碑。
“内科中医人才占比达百分之八十。”张巧宏介绍,目前内科有10名医师,其中3名为高级职称,在中医人才的带动下,科室从中医临床实际出发,开展了一系列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如子午流注治疗、穴位贴敷、中药外敷、中药沐足、耳穴压豆等,这些诊疗技术既无西医西药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又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科室走廊的内科宣传栏上,展示了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病患的健康处方,包括中医防治处方、药膳食疗菜谱和预防保健方法等。据悉,在疾病防治上,内科关注研究药膳食疗与中医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突出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中医特色护理,把十余种行之有效的特色中医护理技术运用到病人的护理中,患者在中医中药方面深受裨益。
为满足内科疾病患者的不同需求,近年来,惠阳区中医院内科打出了一套“中医为主,中西结合”的组合拳。科室下设消化内镜中心、血透中心两个二级科室,为患者带来西医治疗服务。
成立于2018年的消化内镜中心,拥有一流的设备及人才团队,可开展普通、无痛胃肠镜检查、内镜下常规治疗等,每天基本满约。张巧宏介绍,为满足心肺患者的需求,科室即将开展肺功能检测室,为更多有慢性呼吸道疾患的患者服务。
妇科
中医特色灸法深受女性青睐
以姜铺底,上盖艾绒,点燃艾绒,取穴为颈椎至腰俞间督脉灸,利用艾绒的温和火力而深透经络……在妇科门诊,具有一般灸法无法企及的温、通、调、补作用的特色灸法督脉灸吸引了不少女性来体验。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医特色灸法,督脉灸深受女性青睐,其集艾灸、生姜、督脉三者之力,具有灸面广、火力足、温通力强等优点,可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经络系统传递到全身,恢复人体的自愈力,有效解除或缓解女性朋友各种虚寒性、寒湿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此外,俞氏经络测治及切脉针灸等特色中医疗法更使得该院的妇科备受瞩目。俞氏经络测治法可通过对井穴和原穴的知热感度检测判断虚实属性。而切脉针灸是俞云教授精研《黄帝内经》针灸理论后,博采众长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发明的切脉针灸诊治体系,强调了中医切脉诊断和精准治疗。俞氏经络测治法与切脉针灸对治疗妇科疾病、乳腺病、不孕症、产后病等疗效显著。
据介绍,子午流注、艾灸经络刷、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穴位贴敷、任督脉灸、中药封包、中药沐足、耳穴压豆、艾灸仪、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仪等十余种中医特色疗法深受女性患者欢迎。此外,该院还发展妇科微创手术、宫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中医药治疗,具有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妇科门诊还设有广东省中医院梁雪芳教授名医工作室。“岭南名医”、广东省中医院大妇科主任梁雪芳每月都前来坐诊,此外,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曹立幸、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主任袁建寰等资深专家也会定期坐诊,让惠阳群众在“家门口”也能看名医。
骨伤科
走出一条新型骨科发展之路
流传千年的中医正骨法仍是现代骨科的经典。惠阳区中医院骨伤科成立于1991年,一直以来,科室充分发挥中医骨科内外兼治、筋骨并重特色,以中医特色手法治疗各类骨科疾病,包括颈腰椎退行性疾病,骨折、脱位,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等。形成了独具中医特色的项目,其中中医棍点理筋手法、小针刀、浮针、小圆针、自制膏药等备受认可。
骨科医学不仅要继续发扬中医精髓,更要应势创新。多年来,骨伤科在继承骨伤科传统治伤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和最新科研成果,走出了一条新型的骨科发展之路。
随着骨科手术进入“微创”时代,骨伤科成立脊柱微创中心,通过熟练掌握椎间孔镜手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患者带来微创治疗,创口仅有数毫米,具有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加速术后的恢复,还在术后引入现代中医康复理疗介入,对患者采取冷敷、热疗、按摩推拿、护腰支具辅助、体育锻炼等方式助力康复。
依托C-型臂可移动×光机、骨科牵引床、脉冲骨折治疗仪等设备,科室已形成中医手法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及开放手术三位一体的全面诊治服务。
外科
中医医院也能做高精尖外科手术
在中医院做高精尖外科手术,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在惠阳区中医院,不少当地及周边地区患者都知道,这家中医院不仅中医看得好,外科也一样很棒!
外科成立于建院之初,可开展各种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甲状腺肿瘤及颈部良性肿物切除术、乳腺良恶性肿物切除术等,随着腹腔镜、乳腺微创旋切仪等设备的引入,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相继开展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结直肠癌、胃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
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弥补了传统开放手术的不足,只有“钥匙孔”大小的切口,且借助摄像系统,手术视野更开阔、清晰,有利于手术的精准、安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外科进展之一。
提到微创,不得不提以“美肛技术”著称的肛肠科,其美肛技术传承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医院全国著名肛肠专家、美肛创始人鲁开元教授,使得医院在惠州地区率先开展美肛技术,以“小切口、美肛门、少疼痛”为重点,充分应用传统的祖国医学手术方法与目前RPH等手术相结合开展治疗。除美肛、微创技术,中药熏洗坐浴、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调配外敷、耳针、揿针等中医疗法更在术后调理方面有显著疗效。
康复科
致力争创“省级中医特色专科”
一擦、一扎、提插捻转,在康复医学科针灸推拿区,医生以娴熟的手法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康复科主任朱阳师告诉记者,以针灸技术立科的康复医学科,从2008年开科至今,已走过了14个年头,是惠州市中医重点专科、惠阳区中医特色专科,目前在争创“省级中医特色专科”。
“我们的中医适宜技术高达60项,尤其是督脉灸、脐灸作为医学传统外治法之一,深受岭南地区群众的青睐。”朱阳师介绍。康复医学科以疼痛相关疾病康复和脑病康复为重点研究方向,包括神经伤病康复、骨与关节伤病康复、老年康复、疼痛处理等。
在中医学理论和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康复医学科应用传统针法和特种针法(如电针、温针、火针、浮针、埋线等)以及疼痛阻滞疗法、小针刀治疗等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评估、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为患者提供中医康复诊疗服务。科室积极参与多学科协作,进驻到骨科、ICU等科室,为患者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康复诊疗。
据悉,为提高康复医学诊疗水平,依托中医医疗联盟,康复医学科设立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谢宇锋医生团队工作室”,谢宇锋医生团队每月都前来坐诊并开展学术指导。
在康复科,记者看到一台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据介绍,这样的尖端设备,放眼全市医院也寥寥可数。在传统中医疗法的基础上,科室还引进了中频脉冲电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等设备,更在我市率先引进智能康复系统并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未来科室将把重心聚焦到重症患者的康复上,计划成立重症康复病房,为重症康复患者提供专业康复治疗。”朱阳师还告诉记者,基于现代人士脊柱相关疾病高发,科室计划成立脊柱微创中心,以保守治疗为主,从手术到康复提供一体化诊疗服务。
其他科室
融会贯通擦亮中医“金字招牌”
重点科室突出优势,其他科室同样异彩迸发。中医特色是中医院的生命力所在,即使在急诊科也不例外。被纳入惠阳区120急救网络的惠阳区中医院急诊科,在急诊经验中全面融入中医药方案,确保中医药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科室不仅具备西医急救技能,而且苦练中医急救本领,加速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和救治能力。在急诊科,中医药分秒必争参与急诊救治。目前,双柏散、煎膏调配、穴位贴敷、中药封包等中医特色急救疗法已经成为急诊科的招牌项目。
作为惠阳区及大亚湾区白内障复明手术康复救助定点医院,惠阳区中医院为两地白内障复明康复工作做出巨大贡献。眼耳鼻喉科以眼科为优势,在治疗白内障和翼状胬肉方面有独到之处,曾为多例80岁以上高龄的白内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科室已开展耳穴压豆、中药熏眼、中医沐足、子午流注等中医疗法,未来还将拓展耳鼻咽喉及青少年视光业务。
在中医儿科门诊,除必要的西医手段外,中医疗法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科室采取内服、外治、针推等治疗方法以及多种给药途径,开展中药贴敷、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注、刺络放血、小儿推拿、小儿膏方等治疗项目。“辨证地使用中医疗法治疗患儿疾病,可免去不必要的输液、抗生素使用,减少对患儿身体的副作用。”负责人彭宝丽说。依托全国著名中医儿科学家、被大众誉为"深圳小儿王"的朱锦善教授及其团队,中医儿科设立了“朱锦善名中医传承(儿科)工作室”。
在惠阳区中医院,几乎每个科室都恰到好处地融入中医特色疗法,大力传承中医精华,守正创新,擦亮“中医”这块金字招牌。
【后记】
中医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至今仍屹立于世界医学之巅。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中医的独特疗法已受到越来越多患者推崇,更在海外一度风靡。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对中医药行业提出的新要求。
对于中医特色几乎涵盖所有科室的惠阳区中医院,用中医思维来分析病因、找准病机,不断解决临床难题,是其立身之本。中医传承,靠的是师承,接近四十年的医院发展历程中,该院始终坚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同时,还借助现代科技与现代医学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中医并非“慢郎中”!作为惠阳及大亚湾地区规模较大的中医医院,该院正以“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向社会诠释着这一理念。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叶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