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健儿比赛为何要戴牙套?

牙医提醒:运动别忘护齿

2022年02月25日惠州日报康养
字号:T|T
    惠州口腔医院修复科主任韦丽萍解释运动护齿牙套对牙齿的保护。   通讯员钱晓园 摄

惠州口腔医院修复科主任韦丽萍解释运动护齿牙套对牙齿的保护。 通讯员钱晓园 摄

日前,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但关于冬奥会的相关话题依然热度不减。除了“顶流”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冬奥健儿以及他们身上的一些奇特小配件也备受关注。细心的观众留意到,比赛中,中国人气选手谷爱凌的嘴巴里咬了一个类似牙套的东西,比赛结束后,这个东西则会像哨子一样挂在胸前。再多留意下,会发现其他运动员,不少人也随身戴着类似的东西,有的还有不同颜色,如齐广璞在冬奥会上完成动作后振臂欢呼,露出一排金色的上牙列。

这些“彩色牙齿”让运动员的笑容显得尤其特别,一些脑洞大开的网友纷纷表示想要get同款酷炫的“彩色牙套”。这到底是个什么神器?今天,惠州口腔医院修复科主任韦丽萍带大家一起来了解这个神奇的“牙套”。

彩色牙齿原是运动护齿

在大众印象里,人们在正畸治疗中往往需要戴牙套,但许多人不知道进行体育运动时,运动员也会佩戴一种“护牙套”。韦丽萍表示,谷爱凌、齐广璞随身佩戴的类似哨子的东西,其实是一个用于保护牙齿的硅胶牙套,也就是运动护齿。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矫正牙齿用到的牙套不同,运动护齿是一种抗冲击力的弹性软垫,是戴在牙齿和牙龈上的“保护套”。

“前几年玩轮滑的时候,曾不小心摔倒,把两颗前门牙磕断了,后来经人介绍,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运动护齿至今。”滑冰爱好者王建生是惠州地区滑冰名人,他告诉记者,溜冰、滑轮等运动稍不注意,容易磕伤牙齿,尤其是上门牙,往往首当其冲。运动护齿就相当于为牙齿套上“金钟罩”。如今,70岁的他,几乎每天都滑冰1万米,每次到冰场必定随身携带运动护齿,在上场前佩戴使用。

爱运动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参加篮球、足球、骑单车、滑冰、拳击等运动时容易跌倒,发生牙外伤。而上门牙是口腔中最容易受到外伤的牙齿。韦丽萍表示,牙齿一旦损伤有可能造成牙折断、牙错位、牙脱落。因此,在进行高强度对抗性运动之前,最好佩戴运动护齿,为脆弱的上门牙戴上“盔甲”。

运动护齿还可保护整个颌面部

王建生佩戴使用运动护齿已经有6年多了,他表示,运动护齿不但保护牙齿,还能保护颌面,让颌面在受到外力时得到缓冲。对于王建生而言,运动护齿就和护膝、护肘、防摔裤一样,是冰场上必不可少的“标配”。他表示,运动中牙齿的防护也应该引起大家重视,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很有必要。

记者了解到,运动护齿一般佩戴于上颌牙列,对于拳击等近身搏击类的运动项目,常上下颌同时佩戴。

韦丽萍表示,运动护齿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牙齿和嘴唇等软组织在可能发生撞击的运动中不受伤害。护齿不仅可以直接缓冲撞击对颌面部带来的影响,避免牙齿折断、错位、脱落甚至是牙槽骨与颌骨的骨折,还能以隔离的方式保护唇、颊等软组织不被尖锐的牙尖刮伤、咬伤。

运动护齿已被全世界体育界广泛采用。记者了解到,国际运动牙医学会(ISDA)和美国牙科协会(ADA)联合建议,在有身体冲撞潜在危险的项目中,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应始终佩戴运动护齿。

运动护齿6个月至少更换一次

使用运动护齿要讲究科学正确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方式。韦丽萍告诉记者,戴上了运动护齿也不是一劳永逸,要注意清洁,防止过热及暴晒引起护齿变形。经常使用的小伙伴,护齿会磨损,保护作用会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定期更换。对于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口腔结构在不断生长变化,护齿可能会不贴合,也需要定期更换。

因此,建议运动护齿每6个月至少更换一次,使用频率高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儿童,甚至需要每3个月更换一次。

在高科技辅助下,惠州口腔医院修复科成功化“难”为“易”,通过数字化扫描和3D打印技术,制作出兼具功能印模、颌位记录和美学诊断功能的运动护齿。并且配备专业的医护团队,对运动护齿日常佩戴和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和定期随访。

建议好动的孩子佩戴运动护齿

除了运动员,运动护齿对于青少年儿童在运动过程中牙齿的保护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每年假期过后,我市都会有不少好动的孩子因为磕碰摔伤等原因,带着一口缺损牙走进惠州口腔医院修复科。韦丽萍特别建议,好动的孩子在运动时要戴运动护齿,防患于未然。

年仅14岁的明明(化名)曾有一次课间在操场活动时,和同学发生冲撞,造成一颗门牙折断,一颗门牙脱落,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孩子天生爱玩爱运动,自从那次摔坏门牙后,我反复提醒他要特别注意别再磕伤牙齿,并带他到医院配了一副运动护齿,在体育活动的时候佩戴。”明明的妈妈说。

韦丽萍强调,青少年儿童在参加体育课或者学习拳击、跆拳道、篮球等课程时,很容易出现口腔颌面部的外伤,如上门牙错位、折断甚至脱落等。如果是无法再生的恒牙受到了损伤,后续的修复很麻烦,甚至可能小小年纪就要接受种植牙治疗。

一些家长担心运动护齿的材质不够健康环保,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口腔卫生。对此,韦丽萍表示,制作运动护齿的材料必须是食品级安全,无毒性、无刺激。目前运动护齿多采用聚乙酸乙烯酯制成,已被全世界体育界广泛采用。此外,运动护齿在使用前后均应充分清洁,必要时可使用牙膏和牙刷清洗,但不要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不要使用热水、酒精、日晒等方式消毒,不用时注意放在专用容器内保存,避免受压变形。

韦丽萍提醒,如果孩子在使用运动护齿时有磨损或戴用不适,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更换。

◎相关链接

三种运动护齿可按需选择

根据运动的种类和对抗强度,运动护齿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预成式、口内成型式和定制式。研究表明,只有由专业医生为运动员特别制作的定制式运动护齿才有明确的运动创伤防护作用。

①定制式运动护齿:目前最主流的类型,由专业医生根据运动员的牙列模型进行个性化制作,保证运动护齿的固位精确、佩戴稳定、有效减缓冲击,最大限度减少口腔颜面部的损伤,甚至可以加入一些个人喜好的颜色,将安全与时尚完美结合。

②口内成型式运动护齿:这种护齿的形状是预先成型的,通过把护齿放在水中加热可以使其软化,然后在加热软化的护齿上咬合,使它适合自己的牙弓。

③普通护齿:这种护齿是预成型、非个性化、即买即戴。此类护齿通常不太贴合,体积也较大,有可能会妨碍呼吸和说话。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张斐